教研思远,转型先行--记金坛区第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转型研讨
发布时间:2023-12-27 信息发布:杨国庆 浏览量:1085次
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成课堂教学过程改进,基于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理念深度探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转型,于2023年12月26日高中物理学科在金坛区第四中学深度教研,共谋发展。
首先,研训员进入教室,深度观察课堂教学。经多维观察、分析诊断、科学评价后形成意见,研训员和备课组进行集中反馈和交流研讨。



四节物理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组织、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效果的呈现,可以看出高一备课组集体备课成效。
1.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圆周运动的实例,感受向心力的方向及大小影响因素。
2.从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突出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的渗透。
3.用模型建构的思维,设定阶段性的目标步步深入建构圆周运动的运动的运动模型、受力模型及运动和力的关系模型。
4.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思路清晰,达到预期效果。
5.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增加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适当的当堂练习,可以让学生辨识加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金坛区第四中学高一物理备课组就高一年级学生物理学科学习习惯培养情况有明确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①通过对新课进行问题设置督促学生预习。
②课堂上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预习时间。
3.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②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
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思考方法,使学生的思考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
同时,就物理学科教学常规执行,有具体行动:
1.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坚持集体备课,充分把握好每一章每一节的重难点。
2.课堂教学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小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坚持面批作业,加强课后单独辅导。
4.精心出好两周一次的周练卷,及时反馈教学实际情况,查漏补缺。
5.多与班主任联系,找学习困难学生,多帮助、多鼓励,让他们跟上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