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2 信息发布:房小科 陆卫英 浏览量:1047次
根据金坛区 2023 年秋学期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做好“指向素养生长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研修,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根据区第五届小数潜力团队的工作计划,12月28日全天,区小数潜力教师团队成员齐聚段玉裁实验小学常胜分校开展小数潜力团队主题研讨(十九)暨省带头人培育站研修活动。本次研修主题聚焦指向学生“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展开。
本次是潜力团队第四、五组研究专场,课堂中会有哪些精彩的呈现?研讨时会有哪些思想的火花?导师们会有怎样的精准剖析?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一、因势而为巧“整合”
教师巧妙的设计,学生精彩的回答,听课老师专注的眼神,让今天上午场和下午场的课例展示活力四射。
上午场段玉裁实验小学常胜分校的闫贝贝老师为我们带来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闫老师用例题前置作为引入新课的预学单,新颖且有效的引入新课。接着围绕这一单元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分数是什么样的”“分数表示什么”“分数有什么用”设计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感悟什么样数的是分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帮助孩子快速建立起分数的模型意识。
紧接着,儒林实验小学王雨老师执教本单元的第二课《认识几分之几》。王老师借助上一节闫老师预留的固学单引入新课的教学。帮助孩子加深平均分,几分之一的概念的同时。为课堂上新授“认识几分之几”做好铺垫。接着由两个中心活动“我会创造”和“我会比较”分别让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感悟几分之几的实际意义。在发展数感,培养符号意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下午场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的高霞老师执教了二下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高老师以有趣的动物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射击、跳绳、跳格子、接飞盘……原本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灵动有趣。在探索算法时,高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先前笔算和口算的经验,自己思考如何拆数,思维碰撞的同时也亲身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掌握算法后,高老师又在口算与笔算间建立联系,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明晰算理,优化了算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接下来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的冯萱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主题拓展课,冯老师将上节课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做了延续,驶来的快乐“60”巴士给学生带来了有序思考的巧算体验,巴士的目的地“60几”乐园,考验了学生分类思考的估算意识,冯老师带领学生多层次地体会估算时十位与个位的相互联系,在不断的质疑与思辨中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准采点深“思辨”
主题交流一:指向素养生长的“分数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潜力团队第四组结合两节指向素养生长的“分数的认识”课例,在冯亭老师的主持下,集中和大家沙龙研讨。沙龙研讨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分享磨课历程,再由组内其余伙伴对单元整体教材的解读以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般路径,最后联系核心素养和具体的“三单设计”等方面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和思考。充分体现了第四组基于核心素养关照下的实践思考和研究展示。
主题交流二:指向“运算能力”生长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下午的主题沙龙潜力团队第五组以指向“运算能力”生长的单元整体教学为研究主题进行,在陈燕华老师与谢荷青老师的引领下,齐心协力,结合自身经验,基于对运算一致性和三单创新设计的思考,从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核心要素、课时教学设计、三单创新设计以及口算笔算的比较这五个方面,着力研究、探索。
三、拨云见雾明“本质”
结合上午场潜力团队第四组的课例和主题交流,团队导师尧塘分校的赵丽娟主任作点评。她以“从‘知识立意 到‘素养立意’”为主题,围绕“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视角的“三单”设计与思考进行分享。从“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三单设计”和“基于单元整体的三单实施”两方面,赵主任指出,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应关注课程内容与现有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在尊重现有教材结构体系的同时应规避“贴标签”式的教学设计。基于新课标、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等思考,预学单应从知识转向素养,研学单应从操作转向研究,固学单应从练习转向应用。
结合下午场潜力团队第五组的课例和主题交流,团队导师段玉裁实验小学的吴荣强副校长作点评。吴校阐述了他对于这两节计算课和沙龙的一些感想,首先他充分肯定了潜力团队第五组成员们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对于笔算、口算的一些疑惑: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定要从高位起吗?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引导的度?引发了在场老师的思考和碰撞。
最后,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学科房小科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提出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概念建构”和“系统思维”理论基础之上的,要求教师从整体上关注教学、理解教学、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各种关系的处理和建构中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知。并强调教师不仅要关注整体教学的一致性,更要结合导师的研究和指引关照真实的研究实施路径,这样,团队的研究才有意义和价值,也更能指导我们的一线数学教学。
从“做题”到“做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是核心素养目标时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曲。如果老师能站在“素养立意”的视角上,基于单元“心中有一盘顾全大局的棋”,才能高瞻远瞩;这样学生“脑中才有一张思维导航的图”,才能触类旁通;那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就真正扎根生芽了!
沈杰 史兰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