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养德 共研成长——金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推进组第五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11-25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614次
梧桐叶落,满是秋意缱绻;朔风初起,转眼新冬又至。为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常态化、高效化实施,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4年11月21日下午,金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推进组第五次活动在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顺利开展。
第一节课由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的朱琪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朱老师由“我说你猜”小游戏导入课题。在“声音感受室”、“砰砰城王国”的活动对比中,让学生辨别不同的声音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并从医生和警察的口中知晓噪音的危害。最后,结合学生的生活,活动互动,成为小小调音师,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归纳出金点子。课堂妙趣横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建立了规则意识,争做真正的文明人。

第二节课由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周雪燕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课堂上,周老师通过邋遢大王导入,引出吃饭有各种不同的讲究。从吃饭前的讲究卫生到吃饭时的讲究健康,最后学以致用,联系到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了解了就餐卫生和饮食健康常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整个课堂轻松愉悦,学生参与度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启发。

示范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说课及反思,老师们就两节公开课中的亮点与不足诚挚地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一致肯定了两位老师近段时间的努力,两节课目标明确,搭建了真实多样的情境活动,能紧密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活动来激发品德认知。

最后,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周源老师作《生活化教学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理论学习分享。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实际确立生活化目标,开发生活资源,设计生活化的内容,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背景中,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制课堂回归生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秋收冬藏,未来可期。此次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新思考、新体验和新收获。相信老师们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