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新闻中心>>校园风采>> 内容
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秧歌舞韵润校园 非遗传承绽芳华

信息来源: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601次

近日,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邀请省级非遗项目“谈庄秧歌灯”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来校为全校师生进行表演,旨在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其形成与太平天国时期的金坛历史紧密相连。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浴血攻克金坛城,百姓为庆祝胜利,在戴王府前表演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此后,虽历经波折,它依然在民间传承延续,至今已传至第六代。2007年,谈庄秧歌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现场,谈庄秧歌灯的表演者们身着色彩鲜艳、具有古代戏剧风格的服装,一登场便吸引了在场师生的目光。有手持飞虎灯的“张生”、拿着花篮灯的“莺莺”和“红娘”、挑着灯笼的“鞑公”等,每个人左手挑着形状各异的彩灯,右手拿着花式折扇,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迈着各式舞步“走圆场”,尽显江南民间舞蹈的柔美与含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谈庄秧歌灯,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几位学生代表走上舞台,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学习谈庄秧歌灯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尽管一开始略显生疏,但在传承人的鼓励与细致讲解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要领,有模有样地舞动起来,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非遗“谈庄秧歌灯”展示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中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该校表示,今后将把非遗传承与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开设独具特色的舞龙、衍纸、扎染、陶艺等非遗课程,为学生搭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平台,引导学生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高慧)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1_副本.jpg

昨天访问: 288027  |  今天访问: 187443  |  本月访问: 10820355  |  上月访问: 14634444  |  访问总数: 26741699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