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598次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作”和“练习”四部分组成,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培养习惯,打好基础;二是强调积累,注重渗透;三是力求简化,便教利学。
1、关于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6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亲情依依、八一壮歌、人与自然。
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局部仿写练习等,均因课设练,重在强化积累,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另外,本册向学生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把《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班级将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建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使学生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2、关于习作
本册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文题多样,有写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有写同龄人的,也有写参观记的等等。每课习作,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求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他们借鉴、迁移,同时还注意“大小结合”,即将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与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大小”相得盖彰。
课次 | 内 容 | 要 求 |
1 | 写一种自然现象 | 仔细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注意景物的特点,并写下来。 |
2 | 修改习作 | 读懂老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出的修改意见,试着修改一篇作文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
3 | 写一则新闻报道 | 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
4 | 学习写一篇游记 | 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
5 | 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 | 按照征文的要求写一位你熟悉的人,首先确定写谁,再想想他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选一两个典型事例写下来。 |
6 | 写你喜欢或崇拜的人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具体的事例, 表现人物的品质。 |
7 | 写一篇想象作文
| 学会合理的想像去写想象作文,想象要合情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另外,每个练习均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意在让学生从练习中揣摩,领会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其笔画指点,培养他们按规范认真习字的态度。
四、教学建议
1、识字与写字教学
因本册生字均为随课文识字,因而,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寓识于读”。通过多认多读,强化对生字音、形、义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收集学生学习中的易混淆字、易错字,多次反复地引导观察、比较。要积极倡导学生生活识字,环境识字等。平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写字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耐心观察,悉心揣摩,精心练习,在反复描摹中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掌握汉字的笔画特点和整体布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办展览、搞评比等,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无穷魅力,展示他们识字、写字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亲近汉字,亲近艺术的情感,养成端端正正写好每一个方块字的良好习惯。
2、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应做到: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音乐、图片、食物等媒体的介入,让其爱上读书,能对一切有文字的东西产生看的欲望和揣摩品味的兴趣。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其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做圈点批注的习惯。能利用教材上的印刷空白,及时将自己的疑惑、体会、思考、不解等流注笔端,记载下来,与他人交流、探讨。同时,要培养学生感悟文字内涵的能力,不能仅停留于欣赏曲折动人的情节,还应学会多角度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写作。
鼓励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于教材的运用,教师可以不拘一格,长文短教、同主题文章的板块式串教等均可以,但教学目标要明确并达成。教师要适时引入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充实课堂,并引领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书籍,扩大阅读量。要用好《亲近母语》教材,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并适时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从而不知不觉地让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总量(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积极建设书香班级。利用每节课的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古诗,背诵一段优美的段落。利用班、队活动,举办以“好书推荐”、“名人名言”、 “我最喜欢的……” “诗歌朗诵”等向同学介绍自己看过的好书、新书,交流彼此在读书活动中的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天的晨读朗读文章、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建立班级图书角,在学生中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班级借书制度。指导读后感的写法,及时鼓励进步的学生,把写得好的读后感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让更多的学生读,从而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的激情。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要互相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好书叫一个朋友。另外,就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级,每五本一级,并郑重地颁发考级证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阅读热情推向更高。
3、习作教学
要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弄懂句意内涵外,还应有机地引导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方法,学会从句式、段式、文章布局、立意等方面进行仿写。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捕捉训练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练笔。如围绕一个主题,用上相关词语;围绕一个中心词,进行片断的细节描写等等。
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学生的文章常因空洞、粗糙而不能打动人心,原因在于不爱观察,常常是只看个大概,便无兴趣细看下去。平时教师应适时地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教会他们把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写下来,写具体、写生动。久而久之,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鲜活的习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
要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多鼓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尺子”,同时应鼓励学生多投稿,或班级搞优秀习作集等,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教学应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具体可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模拟的或者实际的活动。
要重视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这些实际的活动,鼓励他们在多种场合锻炼语言交际能力,使口头语言规范、自然、得体,从而让学生逐步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综合性学习方面
要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和地域、时事的实际,开展趣味性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等方法,去独立或合作解决一个问题。并通过多样的成果展示方式,让学生享受经历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合作、互助、交流、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 备注 |
1 | 2.18—2.24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只拣儿童多处行(1) |
|
2 | 2.25—3.2 | 只拣儿童多处行(2) 早 古诗两首 习作1 |
|
3 | 3.3—3.9 | 练习1 梦圆飞天 |
|
4 | 3.10—3.16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神奇的克隆 |
|
5 | 3.17—3.23 | 习作 练习2 海伦凯勒 二泉映月 |
|
6 | 3.24—3.30 | 郑和远航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精读与略读 |
|
7 | 3.31—4.6 | 习作3 练习3 秦兵马俑 |
|
8 | 4.7—4.13 | 埃及的金字塔 音乐之都维也纳 |
|
9 | 4.14—4.20 | 习作4 练习4 |
|
10 | 4.21—4.30 | 爱如茉莉 月光启蒙 |
|
11 | 5.1—5.7 |
| 劳动节放假 |
12 | 5.8—5.11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谈礼貌 |
|
13 | 5.12—5.18 | 练习5 七律 长征 |
|
14 | 5.19—5.25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大江保卫战 |
|
15 | 5.26—6.1 | 习作6 练习6 古诗两首 |
|
16 | 6.2—6.8 | 望月 灰椋鸟
|
|
17 | 6.9—6.15 | 水 习作7 练习7 |
|
18—20 | 6.16— | 总复习 考试 |
|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243592 | 本月访问: 243592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9981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