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1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606次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共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练习”一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安排了“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两个专题,既有阅读方面的
习惯,也有勤于动笔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本册的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生字安排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3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168个,另外68个只要求认识。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学生阅读、领悟、积累;课后作业设计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综合练习,便于学生迁移、积累和运用。
3、关于习作
本学年的总体要求是能写500字左右的文通字顺的短文,及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 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和顿号。
本册教材安排的习作,每次选取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他们喜爱的呈现方式,让他们的写作能力在一次次习作实践中逐步提高。教材共安排7次习作训练,内容分别是:我的建议,我的同学,我的新发现,一件让人关注的事,我喜欢的一种植物,一次讨论和一次体验活动等。习作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一方面,要把评价贯穿于学生习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把评价的权利交给每一个学生,从而真正把学生的发展落实到实处。
4、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练习中一般设置“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列,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进一步把字写得端正好看。
二、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标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予以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它练习的时间。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几种连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总结,如理解重点词语读懂句子,让学生多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培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6、 开展营造“书香班级”的活动,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本学期要用好《新补充读本》和《阅读年选》两本课外读本,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积累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三、教学进度
周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 | 备注 |
1 | 2.18─2.22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1 |
|
2 | 2.25─2.29 | 课文2、3 |
|
3 | 3.3─3.7 | 课文4 练习1 |
|
4 | 3.10─3.14 | 课文5、6 |
|
5 | 3.17─3.21 | 课文7 练习2 |
|
6 | 3.24─3.28 | 课文8、9 |
|
7 | 3.31─4.4 | 课文10 练习3 |
|
8 | 4.7─4.11 | 课文11、12 |
|
9 | 4.14─4.18 | 课文13、14 |
|
10 | 4.21─4.25 | 练习4 课文15 |
|
11 | 4.28─5.2 | 期中复习测试 |
|
12 | 5.5─5.9 | 课文16 |
|
13 | 5.12─5.16 | 课文17 练习5 |
|
14 | 5.19─5.23 | 课文18、19 |
|
15 | 5.26─5.30 | 课文20 练习6 |
|
16 | 6.2─6.6 | 课文21、22 |
|
17 | 6.9─6.13 | 课文23 练习7 |
|
18 | 6.16─6.20 | 期末复习 |
|
19 | 6.23─6.27 | 期末测试 |
|
20 | 6.30─7.3 | 休业式 |
|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241235 | 本月访问: 241235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9745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