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概念的形成看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由一则科学教育活动案例谈起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221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或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征的人、物体、事物或观念的符号。作为一种认识,其本身意味着一种属于抽象范畴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符号,其性质也是内涵大,外延小的。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所以幼儿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概念,而只能对事物共同特征作一种简单的、较低层次上的概括。维果斯基和皮亚杰等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课程都必须是在一个“前概念”的水平层次上。幼儿通过实际中的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以归纳的方式独立发现这类事物的关键或共同特征,从而获得某些初级的科学概念,这就是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概念形成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某个或某些熟悉的事物→某些实物比较凸现的特征(尤其是功用上的特征)→某些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的特征)→某个实物概念的本质特征。”[1]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充实、改造与完善的过程,即从不理解到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进行描述,再到抓住事物的部分本质特征,最后到掌握事物的全部本质特征。
由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水平,如果单纯地向他们讲述概念的关键特征,很难让他们对某一科学概念的含义有准确的理解。[2]正如维果斯基在《思维与语言》中指出的:“实践经验表明,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效果的。”[3]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就要遵循概念形成的规律。
通过对幼儿生活经验的观察,中班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并组织了一次“褪色和染色”的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对“褪色和染色”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本次活动重要目标之一。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红色皱纸、红色塑料玩具、红色粉笔、白色纱布,每人一份实验记录卡等材料。教师先向幼儿演示了红色皱纸在水中褪色的现象,再将纱布放入红色水中,此时,幼儿发现白色纱布被染成了红色。接着,教师让幼儿亲自动手,对多种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动手操作之后,认识了一些具有褪色特征的材料,并且观察到了染色现象。
在这样的一则科学教育活动中,有几个问题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褪色和染色”的概念?幼儿是如何获得科学概念的?如果幼儿要形成正确的关于“褪色和染色”的概念,科学教育活动需要如何组织才是最有效的?
一、生活化的活动主题
幼儿的科学概念是在其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所选的活动主题不能脱离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主题之间要构成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在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所选主题是否符合所在班级幼儿的认识水平和认识兴趣,是否适合本班大多数幼儿现有发展水平;这一科学现象中所蕴含的原理幼儿能否理解和接受;提供的操作材料能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实验的难度是否适合幼儿等。提倡活动主题生活化就是说,应该选取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对幼儿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同时也为幼儿内化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只有幼儿之前体验过所探讨的科学问题,他们才可能对这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和探索。
如“褪色和染色”这一活动案例,源自“三八”妇女节那天。教师教幼儿用红色皱纸叠一朵小红花送给妈妈,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幼儿的手指被红色皱纸染成了红色,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教师还发现,有的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到,有些深色的衣服在洗干净之后,颜色好像变淡了一点,对这一现象,他们都很好奇。针对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将它们巧妙结合在一起,设计了“褪色和染色”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对一个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要通过无数次的实验、观察和感受,仅通过一次活动当然无法形成正确的幼儿科学概念。所以,教师在选定一个主题后,可以适时、适当地将活动主题深入开展下去。如何使活动主题系列化?这要求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目前,科学教育活动大多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预设活动虽然目的性较强,教师相对容易把握,但幼儿仅仅解决了预设的问题是不够的。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如果教师仅局限于完成预定的教育任务,而无视幼儿其他的问题,这样会造成幼儿只知道表象,中断探索的兴趣,科学概念也就无法形成。
在幼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兴趣所在,了解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可以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系列活动。由于生成的系列活动能使幼儿从一个经验引出许多相关的科学经验,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某一初级的科学概念。如在“褪色和染色”的科学活动中,幼儿观察到了红色皱纸在水中的褪色现象和白色纱布在红水中的染色现象,有的幼儿就提出:“其他的纸在水中也会褪色吗?”“黄颜色的纱布在红水中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呢?”“好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颜色呢?”教师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在下次科学活动中,就可以设计一系列关于“颜色混合”的活动,不断激发幼儿探究“褪色和染色”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的合理投放是关键。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结构性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投入到科学实验中,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
首先,教师所选择的探究材料应该来自幼儿的生活、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在“褪色和染色”活动中,活动主题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而在该实验中,教师却提供了红色皱纸、红粉笔、红色塑料玩具、白色纱布这些材料。如果教师能够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材料,如容易褪色的衣服、洗衣粉等,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就能够积极地运用他们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
第二,幼儿是在无数次操作中积累科学经验,形成初级科学概念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材料的丰富性不仅仅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提供的材料还要能全面反映、说明某一类科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材料选择时要“择优而选”,可以选择一些特征较明显的、能充分说明某一类科学现象的。
第三,材料的可操作性指材料容易引发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幼儿作用于材料所产生的结果能够明显地被观察到,且结果立即出现。如在“褪色和染色”活动中,提供各种颜色的皱纸、容易褪色的衣服等褪色材料就比较好,但提供不易褪色的各种塑料玩具就不能让幼儿感受到褪色现象。还如在“沉浮”试验中,最好不要选择糖、盐等遇水就会溶解或塑料袋这种沉浮不明显的材料,像铁块、木块、乒乓球等就是比较合适的探究材料。
三、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充足的“反应时间和空间”的。[4]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触摸、感受、想象、思考、验证,这种主体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外界再多的刺激和推动也代替不了幼儿对自身心理结构的运转与操作,教师更不能用“拔苗助长”的方式人为地将这种运转加快或提前。皮亚杰认为,“幼儿本身就有将自身经验进行建构的能力,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前一阶段的建构出现了不均衡,由此又产生了再建构的行为,继而形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均衡心理结构”。[5]
在“褪色和染色”的实验中,教师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究时间,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启发和交流探索的方法,同时,教师也来到幼儿当中,和他们一起观察,耐心询问每位幼儿的实验结果。还有一些幼儿告诉教师:“红色皱纸放得越多,水就越红,纱布被染的颜色就越深。”如果教师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观察时间,幼儿也难以形成这样的概括。
教师还要为幼儿的探索创设支持性的活动环境。“幼儿时期,各种知识、经验以及能力都相对较少,思维特点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各种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6]支持性活动环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对课堂环境进行调整,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经验改造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给予幼儿适时的情感支持,特别在幼儿遇到困难、实验难以持续下去时。在幼儿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设置障碍等方法让幼儿面对适度的困难,让幼儿在其中获得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提高探究的兴趣。为了促成这种学习,教师应耐心观察,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使幼儿的学习热情保持最佳的状态,并引导幼儿追求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我们所强调的“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师要通过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探索、发现知识。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不可能独立持久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一旦遇到困难,有可能放弃,所以教师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科学地进行实验记录
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考虑:有没有必要让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记录;记录的价值何在;如果需要记录,如何安排记录等问题。我们在“褪色和染色”的科学活动中看到,由于有两种基本科学现象需要观察,又有好几种材料需要操作,教师要求幼儿每进行一次实验,操作完一种材料就要记录结果,这影响了幼儿对“褪色和染色”现象的充分观察。从幼儿科学概念形成的角度来看,科学活动记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延续性实验记录
延续性实验记录主要指那些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记录,如植物生长记录等。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幼儿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幼儿每天坚持进行记录,统一记录的基本方法,并且让幼儿相互讨论,取长补短。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幼儿能很清晰地了解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修正,植物生长的概念也就自然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对比性实验记录
对比性实验记录是指通过对比性实验获得某种科学结论的记录。如“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的实验”“不同温度下冰块融化的实验”。这类活动就需要幼儿记录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从对比中理解某种科学现象。
在其他科学活动中,如培养幼儿探究的兴趣、发现新的探究方法等活动,不一定强制规定幼儿随时记录,因为此时的记录会影响幼儿的探究和思考。所以,教师在不同的科学活动中,要根据活动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决定是否需要幼儿进行记录。
网站导航
高中和中专网站
九年一贯校和初中
小学网站
幼儿园网站
门户网站
昨天访问: 191335 | 今天访问: 66683 | 本月访问: 66683 | 上月访问: 7086024 | 访问总数: 20031405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