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9 信息发布:房小科 陆卫英 浏览量:次
各小学:
2025年6月3日举行了我区第十三届“迎六一·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现将此次评比活动的发动、组织、评选及结果通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激发我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根据2025年春学期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学科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金坛区第十三届“迎六一·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二、活动组织
(一)校级评选:校级评选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参加对象是各校四、五、六年级学生(分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分组评选),评选办法和形式等由各校自拟。
(二)区级评选:由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命题,分四、五、六年级三个比赛组,统一答题时间(6月3日14:00—15:00);参加对象是各校自评出的四、五、六年级优秀学生,每校区级评选的名额由教师发展中心小数组统一分配;各校交换监考,监考老师由学校自主推荐,教师发展中心统一分派;考试结束第一时间由监考人员护送试卷回教师发展中心,分年级密封装订,6月4日发展中心组织部分学校学科主任开展了封闭阅卷。
三、结果通报
按照教师发展中心的分配名额计算,2025年春学期全区参加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的学生共658名。在后期组织的封闭阅卷中,从高到低排列选手的成绩,大约按照每个年级组实际参考人数的10%、15%、20%分别确定了金坛区第十三届“迎六一·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各年级组获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并对各组获一等奖学生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结果公示见附件)
四、后续建议
本次评选活动,受到了全区各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截至2025年5月16日所有学校按照分配名额上报了参加区级评选的选手名单。6月3日顺利开展了在不同学校、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的评选活动,各校组织严谨、有序,评选活动圆满成功。综观本次活动的学生答题情况,发现由教材思考题改编的习题以及平时遇到过的思维拓展题,学生答题情况相对较好,如四年级的填空题第2题,选择题第2题,解答题第2、3题;五年级的选择题第1题、第5题,解答题第6、8题;六年级的填空题第1、2、5题,选择题都4、5题。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关注对教材中思考题的教学及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展。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后期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深化解题策略教学与方法指导
问题表现:学生面对复杂或陌生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转化、假设、画图、列表等策略。如四年级解答题第5、6题,对于小白兔和小黑兔的胡萝卜数量,学生易陷入机械尝试或无法将“两个量”有效关联,进而正确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再如解答五年级解答题第5题分数实际问题的“数的转化”以及第7题图形面积计算问题的“形的转化”,都显示出了一定的困难。
教学建议:
1.超越“就题论题”:教学需聚焦问题本质和通用策略。例如,在探究数量关系等问题时,重点讲解如何识别关键关系并运用关系解决问题。
2.解题策略显性化:日常教学要系统教学并常态化训练画示意图、线段图、列表格、假设法、逆向思考等策略。
3.“举一反三”训练:设计变式题组,引导学生在解决“一道题”后,自主归纳方法,迁移解决“一类题”。
(二)提升数学阅读与信息处理能力
问题表现:面对非标准表述或复杂情境,如五年级解答题第3题“辗转相除法”,学生难以准确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有效分类或建立数学模型。填空题第7题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也是如此,学生不能通过数学符号的表达正确理解新的运算到底是什么,怎么运算。解答题第9、10题两题的解决,更是暴露了学生数学阅读的有效性还不够。
教学建议:
1.专项阅读训练:设计包含冗余信息、多步骤逻辑、非常规表述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圈画关键词、用符号简化信息、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关系式或图表。
2.强化分类与模型思想:针对典型题型,系统分解解题步骤,培养结构化思维。
3.融合心理素质培养:在复杂问题解决中,强调耐心读题、细心审题、分步拆解的重要性,将严谨细致的态度作为数学学习核心素养来培养。
(三)强化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培养
问题表现:各年级几何题反映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特征分析与实际联系能力较弱。如六年级填空题第9题,选择题第1题,解答题第4题,学生较难发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图形变化前后的联系。五年级解答题的第4题,学生很难通过空间想象准确的画出圆绕着正方形滚动一周正确的轨迹,对于图形的运动轨迹缺乏一定的过程性的想象和理解。
教学建议:
1.观察指导与实物操作: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形(点、线、面、体关系),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拆解、组合、测量,建立清晰空间表象。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几何教学植根于生活原型(如建筑结构、包装设计、自然形态)。设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概念概念及其关系。
3.强化空间推理: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空间推理和想象,并运用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