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实验学校:立足课堂开展研究,扎实推进厚积薄发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6 浏览量:1873次
日前,华罗庚实验学校举行了“十二五”课题结题鉴定展示活动,来自全市中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金坛市“十二五”立项课题《童漫作文教学研究》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板书设计研究》作为该轮课题代表,向全市同行汇报了课题三年来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并现场进行了结题鉴定。
“童漫作文”课题组成员周红勤老师向大家呈现了童漫作文讲评课《失眠的原因》。周老师在潜心研究学生习作的基础上,从学生的需要和语用规律出发,精心设计了“锤炼——欣赏——新技”等教学环节。学生们在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锤炼了文笔,增强了习作自信心,培育了学生的文心。成员张春明老师代表课题组向大家汇报了课题组三年来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草根研究团队的建设、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取得的喜人成果。
市研训中心副主任周怡和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成果,认为该课题研究具备了四个特点:一是课题选题的针对性,二是内容的开拓性和建设性,三是过程的探索性和实效性,四是成果的丰富性、创造性和普适性。他对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从童漫教学研究走向童漫作文课程研究;在课题拓展上,要从写实走向写意;要把握儿童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把研究重点放在课程体系的研究建设上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板书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朱小俊老师执教了《桃花源记》,组长陈燕老师作了结题汇报。省特级教师、该校副校长张五芳认为朱小俊老师的板书在整个课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桃花源记》一文的解读又上到了一个高度。而对于陈燕老师的结题汇报,她用“完整”、“翔实”“丰美”三个词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她也给课题组提了中肯的建议,比如要注意结题报告的归整性和匹配性等。
据悉,三年来,华罗庚实验学校的23项“十二五”立项课题都能立足课堂,以课例为载体,把课堂与科研紧密结合,将学习理论与行为跟进交互进行,各个课题组都进行了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