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8 信息发布:杨国庆 浏览量:次
一、活动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于2025年9月25日(周四)上午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组织开展了“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有效教学研究”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规划,旨在搭建区域教研交流平台,凝聚集体智慧,破解复习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观摩,由华罗庚中学高三(9)班徐静老师执教一轮复习课《机械振动》;第二阶段为主题讲座,由华罗庚中学房华老师主讲《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舍与得》;第三阶段为交流研讨,包含评课议课、联考情况分析及阶段检测试卷研讨。各环节紧扣“减负增效、素养落地”核心目标,为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提供了明确方向。
二、活动内容与开展情况
(一)课堂观摩:《机械振动》一轮复习的实践探索
徐静老师在高三(9)班开设了一轮复习课《机械振动》。课堂以“知识结构化-重难点突破-能力迁移”为设计主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尤其在“用弹簧振子模型解释生活中的振动现象”环节,多名学生主动展示思维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理念。

(二)主题讲座:一轮复习的“舍与得”
房华老师结合15年高三教学经验,以《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舍与得》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舍题海战,得基础扎实:通过对比“传统题海模式”与“精选精练模式”的案例,强调应聚焦课标要求的18个核心知识点(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定律应用等),精选近5年高考真题与变式题,避免无效重复。
舍低效灌输,得思维深度:提出“三步追问法”(是什么?为什么?能迁移吗?),引导学生从“理想模型假设”“小角度条件的物理意义”等角度深入思考,培养模型建构与科学推理能力。

(三)多维交流:凝聚区域教学共识
1. 深度评课议课:观摩课后,由区教研员杨国庆老师主持评课会。与会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互动有效性、技术融合创新性等维度展开评议:
优化建议:针对“振动图像中相位差的分析”这一难点,建议增加“同频率振动的叠加图像对比”案例,帮助学生区分“相位差”与“时间差”的本质;
形成共识:一轮复习应坚持“基础夯实与能力拓展并重”,避免过度追求解题技巧而忽略物理概念的深度理解。



2. 联考与复习进度交流:各校围绕近期联考数据及一轮复习进度进行经验分享:
问题诊断:部分试卷存在“基础题占比过低”“情境创设脱离生活实际”等问题,如某校试卷中题目的计算量过大。
优化方向:参照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要求,建议试卷设计应包含“基础题(60%)、中档题(30%)、能力题(10%)”的梯度结构,增加“科技前沿”“生活应用”类情境题(如“地震波的横波纵波振动特点”“声呐系统的回波定位原理”),并现场修改了3道典型试题,形成示范案例。
本次研讨活动的圆满举办,全体教师将以“功在日常、细在课堂”的态度,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2026年高考成功筑牢基础。
(省华中 陆海明 徐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