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8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次
——记金坛区2023、2024小语新教师第七次培训活动
为助力小学语文新教师锤炼教学技能、深化课堂实践认知,2025年9月 17 日,金坛区2023、2024小语新教师第七次培训活动在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聚焦“课堂实践+专业研讨”,包括听、评课两大环节,10位教师依次呈现特色课例。教师发展中心孔蕙萍、陈秋云老师全程引领点评,为新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成长平台。
一、多元课例展风采,课堂实践显巧思
面对一年级的课文《日月山川》,来自华罗庚实验小学的张海婷、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的董雨婷、段玉裁实验小学的范夏雨三位老师展开同课异构。课堂伊始,张老师以“我说你指”趣味小游戏开篇,迅速唤醒学生对前期象形字知识的记忆,随后借助生字卡与具象图片,层层递进讲解 “日、月、山、川” 四字,让低年级识字课堂既扎实又充满童趣。同样地,董老师的课堂也紧扣象形字特点,通过“我说你画”的创意游戏自然导入,巧妙地将学生生活经验与汉字起源相连接,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儿歌、分类组词等多种方式,将识字与认识世界、文化熏陶有机结合,课堂丰富而有趣。范老师准确把握了象形字的教学特点,生动展现了汉字演变过程,使抽象的汉字具象化,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巧妙融合了组词拓展、古诗对接、地理常识等多维内容,如“日出/日落”“月牙/圆月”“山脚/山腰/山顶”等词语的梯度教学,既丰富了语言积累,又渗透了文化意识。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手指操的穿插有效调节了学习状态。
紧接着来自东城实验小学的王雪原老师、段玉裁实验小学常胜分校的马蔚老师用自己和团队的智慧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妙趣横生的二年级公开课《去外婆家》。两位老师的课堂环节清晰,层层递进,紧扣课文核心情感,通过情境引导让孩子们沉浸式体会“我”在外婆家的欢乐时光。
对于新教材改动后编入三年级上册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此次共有段玉裁小学的朱歆煜、王艳丽、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的王洁、东城实验小学的王瑞四位老师先后展开同题异构。四位老师教学设计层次清晰,紧扣文本特色,她们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表格作为梳理课文的绝佳工具,帮助学生厘清课文情节脉络,为后续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打下基础。
这次高段的课,是来自东城实验小学的李楠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整体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六年级革命故事单元的重点篇目,李老师通过“精准词语教学—课文梳理与小标题概括—历史视频再现”三层设计,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深刻体会“点面结合”写法的精妙,既夯实了语文素养,又渗透了革命精神的熏陶,实现了“文”与“德”的协同育人。
二、评课研讨促提升,专业指导明方向
教,然后知困惑;研,然后明方向。活动结束后,研训员孔蕙萍、陈秋云老师带领与会老师一起精研深耕。
在课堂研讨环节,陈老师、孔老师为新教师提供了思考支架,引导新教师们关注低年段生字词教学的独特性和方法,关注课本的已有资源(特别是课后习题),关注课文朗读教学的设计。
陈老师指出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让常规落地课堂,以生为本。在二年级的教学中,关注朗读目标的设置,在品析句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三年级的教学则更应该关注文本中出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语,运用多种方式体会。陈老师强调各个年龄段的教学都应该有由扶到放的过程,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倾听完新教师的发言后,孔老师也结合课例给出针对性建议:对于中高年级教学,需聚焦“单元要素”,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课堂容量,推动学生思维梯度实现螺旋式上升;针对低年级教学,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丰富课堂的多元呈现形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实物教具等开展具象化、信息化教学,让课堂更贴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总结赋能再出发,深耕教学共成长
本次小语新教师第七次培训活动,以鲜活的课例为载体、以专业的评课为支撑,让新教师在观察、思考、交流中积累了教学经验,明确了改进方向。相信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新教师们将把培训所学转化为教学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助力学生成长。
(东城实验小学 张思源 春风分校 陈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