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4 信息发布:张宏建 浏览量:次
为探索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破解科学思维培育中的难点,我区初高中生物教师于2025年9月18日下午齐聚云端,开展“大单元视域下科学思维的培育策略和路径”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胡华英老师带来了一节复习课《人体的免疫调节》,胡老师通过在课前让小组进行了思维导图的制作,课中小组互评。然后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最后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一个实际情境的应用。胡老师将思维导图转变为动态的学习工具,使复习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迭代、深化和活化的系统工程,有效提升复习的深度和效度。同时,课堂中人工智能的合理应用令人印象深刻。胡老师并未盲目推崇技术,而是引导学生分析AI生成思维导图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对信息工具的正确认识。

接着,由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的孙劭华老师带来的一节示范课《遗传信息流动的密码:中心法则与生命蓝图》,孙老师以我国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为情景导入,整节课以核心问题为迁移,以任务探究为路径,不仅梳理了知识脉络,更提升了归纳概念、逻辑推理、合作探究等关键能力。孙老师还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的社会价值,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将学科学习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了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和知识复习的合频共振。

随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景雪峰老师和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兆锋老师分别做了高度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两位老师均立足素养目标,构建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生物复习课的精髓。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高婷婷老师也从体验落地、设计亮点、实践反思三个维度来结合一些一线教学实际,与大家分享了观后感受。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养成。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周海旸老师和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邱俊杰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主题是“大单元视域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范式重构与深度实践”的讲座。他俩围绕为何而变、何为单元及何以达成三个核心问题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为我们生物一线老师指明了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他们鼓励全体教师敢于突破传统,成为大单元设计的开发者、科学思维的点燃者,让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沃土。
此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科学思维的培育策略,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贡献力量。
(供稿:华罗庚实验学校尧塘分校汤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