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信息发布:房小科 浏览量:次
清凉飒爽,硕果盈枝。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教研工作的实效性,落实2025年秋学期小学数学学科研训工作计划,保障各项活动有序推进,9月4日下午,全区各小学数学学科主任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小学部,参加区小学数学主题研究期初会议。本次活动围绕三个议程展开。
聚焦教材变化 致力课堂转型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由华罗庚实验学校王金芳老师执教《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一课。王老师秉承新课标理念,以新教材为主要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在课堂中,王老师以“购物算账”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通过多次对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在轻松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更提升了逻辑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风貌。
精研校本规划 赋能教师发展
聚焦新教材 研思共奋进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由东城实验小学张丽主任、段玉裁实验小学城西分校董俊主任和华罗庚实验学校华国俊主任分别围绕校本教研架构、AI赋能课堂、校本作业设计三个视角向全体与会人员进行分享。
张丽主任以“常州市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推进工作计划”为主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校本教研的具体计划和成果的展示,分阶段开展教师培训与研讨。9月聚焦新教材认知与流动教师衔接,10月推进校本化培训与作业设计实操,11月组织课堂展示与成果总结,12月面向常州市进行公开展示并征询专家意见。面对教师流动大、新教师多等现实困难,全校数学教师团结协作、积极应对,努力打造一支既有活力又有潜力的教研队伍。
AI赋能:助推核心素养落地
董俊主任以“AI赋能,素养跃升”为主题,聚焦数字化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回顾了从多媒体辅助、互动融合到AI个性化教学的演进历程,展示了AR几何沉浸学习、智能题库精准训练等创新实践,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主动性。未来区域将构建智慧基座、推行人机协同教研与生成性评价,推动教师角色转型与数据驱动教学,真正实现“技术为育人服务”
校本作业管理与设计
华国俊主任围绕“校本作业管理与设计”为主题,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华罗庚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面临的挑战和已有的优势。对教师年龄跨度大、年轻教师占比少等现实挑战,教研组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提质与校本作业资源开发并重。一方面,强调教师课堂中精讲、善导,提升教学智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结合学情自编习题,实现精准训练和个性化辅导,逐步积累了一批高质量校本教学资源。尽管一些困难,但团队凝聚力强、勇于创新,正逐步形成“讲练结合、教研共生”的良好生态。
深化教学变革 驱动提质增效
主题分享结束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教研员陆卫英老师对三位主任的分享作了精彩点评与高位引领。她充分肯定了分享内容的前沿性和实操性,并对后续的深化研究提出了殷切期望。
她首先引领全体学科主任复盘了2025年春学期区小学数学的学业质量总体情况。接着,她重点解读了2025年秋学期小数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构建系统多元的专业研修体系,深度培育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全面赋能其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创新。最后,陆老师殷切呼吁全体教师:深入研读新教材,吃透新理念;主动更新教学观,赋能新课堂。
朝阳小学 周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