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中寻路,研思共进——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41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8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次
初秋时节,丹桂飘香。9月26日上午,金坛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41次活动在东城实验小学温情启幕。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与区小学劳动青年教师团队成员齐聚一堂,以课堂观摩为基石、评课研讨为纽带、专家指导为明灯,携手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路径与育人真谛。
“同学们,‘许老师小卖部’开张!”活动伊始,东城实验小学许兆越老师执教《盲盒不盲目》示范课。许老师以“消费行为”为线索,设计沉浸式任务链。课堂从惊喜切入,体验情绪落差。数学环节对比单卖与盲盒收益,揭示的利润逻辑;语文分析包装文案,提炼营销策略;结合价格波动视频,探讨消费决策的影响。任务迁移环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学习生活难题,尝试将知识转化为自我管理,课堂在理性思辨中收尾。
课后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课堂展开热烈且多元的交流。有教师谈到,课程以生活化设计,将抽象的理性消费认知、复杂的心理逻辑,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做的具象活动“做中学”的理念;也有青年教师关注到多学科融合的价值,为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大家也提出建设性优化建议:有教师认为可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理性盲盒”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实践体验;还有教师建议在内容重构环节,进一步强化活动化设计与情景化体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随后,李晖老师结合课堂实例与研讨观点,开展课题研究专题指导。他肯定本节课以“盲盒”为载体的教学价值——既贴合学生兴趣点,又紧扣社会热点,为课题“生活化实践资源开发”提供了生动实例。针对课题后续推进,李晖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课堂行动研究,及时梳理课堂中的学科融合策略与活动结构方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二是聚焦核心素养落地,将创新思维、理性判断等素养拆解为具体可测的课堂目标;三是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建议以“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小切口,开展系列子研究。
本次活动以“观摩—研讨—指导”的完整链条,为金坛区小学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鲜活动能。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教学与研究的实际行动,持续探索课程创新,让实践教育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中扎根生长、绽放新芽。
(东城小学 许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