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管理登录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小学语文>> 文章
聚焦语文要素可视化,共研民间故事教学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11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

——记金坛区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第二次活动

沐沐秋风至,徐徐文韵浓。1010日,金坛区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第二次活动于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展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孔蕙萍老师和陈秋云老师以及全体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由西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刘晓雪老师与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杨凌芳老师分别执教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第一、第二课时,呈现了一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双课联动教学实践。

 听课.jpg

第一课时:理清情节,感知故事魅力

刘晓雪老师以“走进故事,品味神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圈画、复述等方式,梳理课文情节,感受民间故事“想象神奇、情节环扣”的文体特点。她通过搭建“情节图”支架,帮助学生厘清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劝搬迁—变石头”的故事脉络,并借助“改变人称”“概括删减”等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简要复述的能力,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刘.jpg

第二课时:深挖心理,创编英雄叙事

杨凌芳老师聚焦“创造性复述”,以海力布劝说乡亲搬迁这一核心情节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捕捉海力布“吃惊—焦急—平静—镇定”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轨迹。通过“心电图”式心理可视化工具,学生不仅读懂了人物的情感层次,更在角色扮演与创造性讲述中,丰富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实现了从“理解故事”到“讲述故事”的能力跃升。

 杨.jpg

共学共研:深度思考,碰撞思维火花

第二个议程,高段组组长杨凌芳老师开展了“语文要素在不同课文中落实的策略研究”思路分享,立足高年段课标要求与学生特点,呈现了他们对该主题研究的初步探索路径。随后,全体成员围绕研究主题对两节课展开了现场的头脑风暴,老师们回顾了自己过往的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挖掘了今天的课堂闪光点与提升处,大家毫无保留,畅所欲言。从精彩实践中,中心组成员们对于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对高段语文要素落实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研讨.jpg

研训引领:重构教学逻辑,实现要素落地

活动尾声,两位研训员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两节课体现了“课时衔接紧凑、方法引领明晰、线索编织精巧”的突出优点。她们强调民间故事教学应注重“语文要素的可视化落实”,通过搭建思维支架、提炼方法策略、推动语言转化,实现学生从“学得”到“习得”的深度成长。同时,她们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聚焦目标、敢于取舍”,以“小切口”实现“深挖掘”,避免求全贪多,真正提升课堂效能。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例范本,也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相信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沉浸式的教研探索之旅后,中心组成员们将会在教学之路上行稳致远、愈显从容。

( 社头小学  郑凯悦  供稿)


Copyright® 2019-2025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