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局>>教育资源>> 内容
学校图书馆原来可以这么美!你还舍得不读书吗?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8    浏览量:8699次

罗阳佳、陈之腾、潘晨聪

在你的脑海中,学校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呢?

紧凑的书架?整齐排列的桌椅?NO!NO!NO!

现在沪上中小学的图书馆已经大变样啦!

近年来,上海依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的图书馆环境设施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项目以及特色普通高中的创建项目,不断拓展中小学图书馆功能,推进图书馆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上海中小学图书馆正在从单纯阅览室或藏书楼转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型学习空间。

2015 年前后,上海市教委制订出台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图书馆装备指南”,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选址、面积、布局、环境、基础设施、设备配置等都提出了具体详细的改建要求。

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共完成610所小学、初中和近100多家高中图书馆功能提升,建成了一批集“藏、借、阅、研、休”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

不同学段学校图书馆各具特色,小学图书馆侧重童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图书馆突出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的培育, 高中图书馆重点打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平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升级改造后的中小学图书馆基本采用大空间、全开架的开放式布局,置身其中令人赏心悦目。

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将图书馆和STEM 中心合二为一,实现阅读与实践体验一体;将图书馆外的花园设计与图书馆相呼应,创造自然亲近的户外阅读空间。图书馆内有综合阅读区、电子阅读区,有接待大厅、卡座、休闲咖吧,有讨论交流、影视欣赏等拓展功能区,还有体现学校双语特色的“英悦”阅览室。

不管怎样升级改造,学校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始终不变,那就是提供阅读。

早在2005 年,上海中小学图书馆的馆均图书量就已达到了近五千册。为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上海市教委中小学图工委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评选活动,并编制图书馆图书配置推荐目录。目前,上海中小学图书馆已经基本建成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的图书资源保障体系,基本都实现了全开架服务,藏书量已达到人均30本。

广大中小学校也日益重视阅读,学校图书馆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图书馆每年借阅量达两万多册,这与图书馆工作的细致入微不无关系。一中心图书馆注重对学生进行图书知识情报教学,每年为一年级新生开设“参观图书馆”“怎样借阅图书”,为五年级学生开设“图书是怎样分类”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与图书交朋友。他们定期做好图书宣介工作,通过橱窗、校园网、广播、新书快讯、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师生推荐好书新书,交流阅读感悟。学校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空,师生、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微信随时随地检索图书。图书馆还开展“经典导读”活动,建立了30 多个微信导读群,每个群里都有专门的导读老师,负责在线指导阅读并组织讨论,实现师生共读共评。

除了为推动师生阅读加油助力,上海中小学图书馆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为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支撑与服务,配合新高考、新中考背景下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 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内涵品质的重要阵地。

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要求,传统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教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教学方式必须发生转变。而教学方式的变革要靠项目化、主题式学习来带动,而项目化学习一定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市西中学不仅改造了原有的图书馆,增设了信息发布区、座谈区、活动区,还新建了一个融阅览室、讨论室、网吧、咖吧等功能于一体的思维广场,并且把教学楼各楼面的公共空间改建为读书角、沙龙角,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电脑,实现开放式、立体式的阅读环境建设。整个学校好似建在一个开放的图书馆里,转角就能遇见一个可以信手翻阅、驻足捧读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型学习空间为市西中学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物理环境保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实行选科分层走班,推广实施免修制度,每个学生一张个性化课表,必然需要更多具备学习资源中心功能的空间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市西中学部分学科推出每周一次的思维广场课程,在思维广场尝试各种创造性、灵活性更强的新式教学方式,比如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式课堂、主题研究式学习、项目驱动式学习等,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碰撞,引发高品质有深度的学习。

说到这里,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沪上中小学里的几个“全国最美校园书屋”感受一下↓↓↓

具有图书馆功能的场所,在市西中学并不局限于一处,而是由图书馆、思维广场、新型学习空间三大区域组成。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占据市西两幢教学楼的整个底楼,面积超过1000 平方米,保留了传统的书库区、阅读区、办公管理区等,增设了信息发布区、座谈区、活动区。

图书馆

虽然正值上课时间,记者却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十几个学生,或躺在沙发上休憩,或在电脑桌前自修,还有的三五成群在小组讨论。一问才知道,这些学生都是市西中学的免修学生,他们有“别人都在上课我却在泡图书馆”的“特权”。

市西图书馆除了有两大阅览室,还有视听室,拥有文献资料、网络资料、音视频资料共融的课程资源系统,充分满足师生信息获取需求,再加上馆内有各种方便灵活组合的桌椅,可供四人、六人或者十几人开展不同规模的研讨交流,于是“古诗词鉴赏”等拓展课、“国风”等社团活动、部分微型讲座便把活动场所搬到了这里。

2012 年建成的思维广场则占据了市西另一幢教学楼的两个楼层,面积达880 平方米。一楼进门就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开放阅读区、电子阅览区,有一排排开架书、电脑,供学生借阅书籍和查询信息。二楼不仅有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空间,还有6 间用玻璃墙隔断、半封闭的讨论区,其中3 间可各容纳16 人召开圆桌会议,另外3 间则供六七人小型讨论使用。讨论室内的桌椅各式各样,有适合十多人群聊的“长桌形”,也有适合六七人小组讨论的“马蹄形”“圆桌形”,还有三五个人面向屏幕半开放的“吧台形”。不管楼上楼下,到处摆放着各种座椅、沙发、贵妃榻,学生可以或坐或半躺着看书甚至休息,和正襟危坐挥手告别。由于物理空间发生改变,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功能设计理念,思维广场成为引发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创新工场”。如今市西中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五门学科每周必有一节近一小时的课要放在思维广场上。

新型学习空间坐落于教学楼各个层面大厅,与教室走廊相通,面积超过800 平方米,同样是有每月更新的图书, 方便学生午休课间上网查询的电脑,还有一人两人四人坐的桌椅……图书馆书刊流通点延伸到了教学楼的走廊、大厅、校园各个角落,往日被闲置的公共空间被利用了起来, 也营造出校园时时处处可读书、学校建在图书馆中的书香氛围。

IMG_267

新型学习空间

2秒内实现多本图书的自助借还、自动识别导航图书位置、用借阅大数据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撑……如果说阅读是师生从书中汲取智慧的过程,那么彩云图书馆就是用智能来服务智慧。

3月29日,苹果公司CEO 库克在2018 春季新品发布会上点名以后,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即刻为全球所关注。学校对教育技术的探索,不仅成就了“云课堂”,还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包括校园的彩云图书馆。

图书馆总面积450 平方米,纸质藏书超过五万七千册, 其占地之大、藏书之多,在市区小学里是不多见的。为了让书籍发挥更多作用、给师生创设更好的借阅环境,学校发挥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 2014 年,学校与家长志愿者合作开发并使用了RFID 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助借还、智能导航、微信查询、自动编目、实时监控等功能。

过去,学生到图书馆借书需要排队。他们每借一本书, 都要图书馆工作者在旁边扫描条形码录入,借一本书至少要10 秒钟。而书本装上芯片以后,只要和个人的借书卡一起放在自助借还设备上,2 秒内学生自己一个人就能实现借书还书,一次自助借还最多能识别10 本书,并且贴心地为低年级学生设置了语音提示。

系统能提供个性化自定义统计功能, 学生每一次的借书还书都被自动储存统计,每周、每月借还数据、每班的借阅总册数、生均借阅册数自动生成。这些数据可以让教师加以了解、分析,从而关注到数字背后的内容, 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情况及时关心,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窗外是商业街区,室内有明清古籍,老物件里的旧时光在一墙间转换,稀释了今时今日的喧嚣。也许是“最美校园书屋”里最年长的一位,横跨142 年,地处思潮交汇中心,上海市格致中学自带一股厚重气场。

1874 年格致中学建校,“格致书院”创办时藏书近千, 常捐赠社会文化事业。至上世纪初,捐赠给上海市立图书馆的中外书刊已累计四千余册。2008 年,书院经历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改扩建,在黄金商圈和校舍面积有限情况下, 辟出格意楼二楼整层作图书馆,更名为“格致书馆”。

改造后的书馆实际使用面积近800 平方米,拥有200 多个阅览座位,有阅览区、流通借阅区、教师资料信息室、采编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现代化专用区。目前馆藏图书近6 万册,包括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二十四史》《四部备要》等古籍数千册。

如果说格致书馆铺设的一个楼面的地毯,摆放的绿植是为了阅读环境渐入佳境,进门处的大幅孔子画像和两盏仿古吊灯投下的柔和光晕则是告诉师生,此间有深意。

格致书馆一天两次的集中开放时间为中午与下午的三点半至五点半。但对于有特需的学生,书馆经常单独开设、一人包场、延长时间等。书籍借阅的时限也适当放宽,爱不释手的、尚未读完的、用于参考资料的,可确定不同期限。考虑到教师教学科研性,借阅期限和借阅数量也有调整。

据介绍,格致最大型、最重点的阅读推广活动放在暑假, 往往是学生最有闲暇和逸致,书馆人流剧增时。书馆结合学校团委、学生会,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在“我和图书馆有个约会”“寻宝活动”“上海风情——外滩建筑”等各类活动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2018年4B刊,有所删节,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昨天访问: 288027  |  今天访问: 190486  |  本月访问: 10823398  |  上月访问: 14634444  |  访问总数: 26742003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