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芬芳---解构与重塑茉莉花的千面之美
发布时间:2025-10-23
信息发布:尹梅红 浏览量:次
秋之金黄,丹桂飘香。2025年10月2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公开课《解构与重塑:〈茉莉花〉的千面之美》由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严洁老师在艺术楼舞蹈教室精彩呈现。本课以传统民歌《茉莉花》音乐为载体,学生们歌之,编之,舞之,蹈之。获得身心愉悦,开启了他们的心灵之门。市区级、多位音乐教师前来观摩,获得一致好评。

一、创新课堂:从聆听鉴赏到身心体验的革命
课堂伊始,伴随着空灵静谧的《茉莉花》氛围音乐,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闭目聆听,完成身体测绘—用肢体勾勒旋律的起伏。与传统音乐课不同,这节课不见整齐的坐姿,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用身体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我感受到了旋律像波浪一样在推动我,一名学生在分享环节如实说。

在教学的核心环节音乐要素实验室中,学生们分组探究速度、节奏、调性等音乐要素对情绪的影响。最具创新的是调性小组,他们通过色彩纱巾和身体雕塑,将抽象的小调音乐转化为具身的忧郁体验。这种将音乐知识转化为身体认知的教学方式,让在场的观摩教师赞叹不已。
二、微课题引领: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创新
本节课以音乐要素如何影响情绪表达为微课题,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在宏观重塑环节,各小组在12分钟内完成了《茉莉花》情感叙事曲的创作与排演。从暗香·忧虑到绽放·挣扎再到芬芳·释然,学生们用音乐、动作和戏剧,展现了他们对音乐要素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三、跨学科融合:探索美育新路径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特色:融合音乐与舞动,引入戏剧表达方法,结合心理学情绪理论,甚至涉及呼吸生理学的相关知识。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以身体体验为主线,将各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学习体验。

观摩结束后,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音乐教研员评价道:这节课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框架,以美育人,以心感人,将美育与心育完美结合,为我们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撰稿人:严洁(江苏省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