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管理登录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综合研训>>综合实践>> 文章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42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8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


10月24日,金坛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第42次活动在城西分校如期开展,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活动,大家积极观摩课堂实践,展开评课研讨,并请课题组长做了经验分享,共同探讨课题研究实践中创新路径。

首先由东城实验小学李晖老师执教了《你了解盲盒吗?——调查问卷表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调查问卷表入手,借助“盲盒”这个载体,细致分析,明确调查问卷表的结构,设计原则,问题类型,互助互作,设计出调查问卷表。并结合现代AI技术进一步明确在实践中,要遵循技术要点,合理运用现代科技,做好传统与科学技术恰当融合,做好新科技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接着城西分校的周峥鑫老师执教了《校园公共标识设计》,教师从学校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引导学校关心身边的事并由此展开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认识公共标识,了解其重要意义,并动手制作个性化的标识图案和宣传物,将实践的智慧又融进生活的日常,贴近生活又富有童趣!

微信图片_20251028102354_71_230.jpg

在接下来的议课环节中,课题组老师们对两节课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认为可以将一个课题实践进行不同校区的常态实施,进行不同校情、学情的再建构,更可以将一个课题研究进行组内的长线研究性学习,进行组内师资和智慧的共享。同时大家也认识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研究,选题要接地气,生活化,贴近学生认知, 焕发生命力。

针对课题后续研究推进,潘菊平老师给组员们带来了《在生活中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经验分享,她还给组员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课题研究项目化,既要做到活动项目化,也要加强资源项目化,形成良好的共享方式;二是研究有活力,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也要激发教师研究的主动性,形成向上发展良好态势;三是研究要有时代性,充分发掘研究课题,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新技术,与时俱进,形成新研究的良好形式。

本次活动在“观摩—研讨—交流”的氛围中,加深了课题组成员理论认识,也有了实践思考,同时产生了研究新动向,将有效地带动大家在教学与研究的实际行动,为课题组健康持续推进助力。

(李晖)   


Copyright® 2019-2025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