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信息发布:刘栋 浏览量:次
为进一步深化美术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新路径,2025年10月30日上午,我区小学美术教研活动在段玉裁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大单元视域下的美术教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分组研讨等形式,为全区美术教师呈现了一场关于传统美学、现代科技与未来课堂的深度思辨之旅。
一、课例展示:从“色彩本源”到“非遗匠心”,构建知识技能链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两节紧扣“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大单元教学课例展示。袁芯仪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发现色彩》一课,以“色彩的秘密”为单元核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从“颜色蹲”游戏热身,到观察黑白风景图感受色彩的重要性,再通过三原色混合实验、粘土调配复色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从“色相”认识到“间色”、“复色”生成的完整认知过程。尤为精彩的是,课程并未止步于技法学习,而是通过牛顿色散实验揭示光与色的科学本源,并引入蒙德里安的作品赏析,让学生理解色彩如何从自然现象升华为艺术语言。整节课构成了一个从“感知—理解—创造—应用”的微型单元,为学生后续的色彩运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节课则由谢静老师带来了二年级的《吉祥面花——学做花馍》。这节课将美术课堂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以“民间美术与生活”为主题的大单元。从品尝花馍激发兴趣,到探究果蔬调色、揉搓捏卷等基本技法,再到巧用工具进行创意造型,学生在一个个递进的任务中,不仅掌握了面花制作的技能,更深刻体会到花馍作为“可以吃的艺术品”背后所承载的吉祥寓意与民间智慧。这节课将美术学科的“造型美”、“色彩美”与劳动教育、非遗传承有机整合,展现了跨学科大单元教学的巨大潜力。

二、专题引领:以“AI赋能”拓展美育教学新边界
在两节生动的课例之后,陈翠老师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AI)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合运用》的专题讲座。讲座从AI技术的定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其在高效备课、情境创设、技法展示、合作互动及教学评一体化等方面的实践应用。陈老师指出,在“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AI可以成为教师的“超级助手”,快速生成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整合海量教学资源,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

三、研讨升华:凝聚共识,共绘美育未来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教研员刘主任与各校教师围绕三场活动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教研活动清晰地呈现了“大单元”教学的两种典型样态:一是如《发现色彩》般,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进行纵向深化与拓展,形成完整的知识技能链;二是如《吉祥面花》般,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横向融合。
而AI技术的介入,则为这两种样态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资源的获取更便捷,让知识的呈现更直观,让学生的创作更多元,也让“教学评一体化”在大单元的实施中得以更高效地落地。
本次教研活动,既有着眼于传统技艺传承的“匠心”,又有关注于未来科技融合的“慧心”,充分展现了我区小学美术教育在“大单元”教学探索上的广度与深度。它启示我们,未来的美术课堂,应是知识与文化并重、技能与素养同行、传统与科技共舞的活力空间。我们相信,在全体美术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美术教育将更加精彩。
段玉裁实验小学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