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管理登录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课堂探真章建构科学概念,研讨促提升深化教学实践——记金坛区小学科学《构建基于科学概念情境化与科学活动探究化的区域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研究,落实“科学概念情境化”与“科学活动探究化”的课程理念,2025年10月29日上午,金坛区小学科学《构建基于科学概念情境化科学活动探究化的区域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课题组第9次活动在东城实验小学顺利举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活动,围绕课堂实践、专家讲座与教学指导展开深度研讨。

活动伊始,王钧老师以《小学科学活动探究化教学实践思考》为题开展讲座,从新课标要求、实施路径、案例解析与注意事项四方面展开说明新课标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分学段特征:1-2年级侧重“感官观察与操作”,3-4年级聚焦“实验设计与变量控制”,5-6年级强调“问题解决与创新设计”。基于此,他提出“科学活动探究化”的四大实施路径问题驱动方案设计实证操作交流迁移,为教师落地探究化教学提供清晰指引。

随后,张若兰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地球的内部》,以“情境激趣—逐步探究—模型修订”为主线课堂开篇以《地心游记》的“空心地球理论”引发学生猜想,通过“三探地球内部”推动概念深化课后练习中,“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案例,让学生将板块运动知识与实际地理现象结合,实现概念的迁移应用。

刘涛老师执教苏教版年级上册《吹气球这一课,他“校园运动会”为情境导入,设计了“四关挑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核心概念。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层层递进的实验设计,让抽象的“空气占据空间”概念在动手探究中自然生成。

1.jpg

最后,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教师在“概念情境化”与“活动探究化”实践中的努力与成长,同时提出两点核心期望: 1.明确概念层级,落实情境建构:课前需清晰界定课例的“一级概念”(核心大概念)与“二级概念”(具体支撑概念),并通过真实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建构概念,避免概念与实践脱节;  2.精细材料准备,关注教学细节:材料是引发探究的关键,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激发探究欲望;同时注重教学细节设计(如实验步骤提示、记录工具优化),为学生顺利思考、得出科学结论提供支撑。

本次课题组活动以“实践+理论+指导”的形式,深化了教师对“科学概念情境化”与“科学活动探究化”的理解。参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让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为金坛区小学科学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城实验小学  刘涛


Copyright® 2019-2025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