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3 信息发布:钱荷琴 浏览量:次
秋意浓,研思深,聚力行。为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精准落实新一轮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10月31日下午,金坛区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活动暨常州市小学英语杨金华名教师工作室第二十次活动、省儿童英语戏剧教学课题组第20次活动在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举行。金坛区各校三、四年级任课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省儿童英语戏剧教学课题组成员和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钱荷琴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东城实验小学方馨悦老师主持。

课例展示 创新教学
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戚琪瑶老师执教了四上Unit 4 I like sport(Period 1。戚老师紧扣单元Big question“What sport do you like? Why? ”,以“How to have fun with sport”为教学主线,融合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制、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创新课堂形态,通过“安全享乐趣(have fun safely)”“勇敢享乐趣(have fun bravely)”“温情享乐趣(have fun warmly)”的情感脉络串联课堂。在Lead in环节,戚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真实运动场景与规范运动场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安全运动”是享受运动乐趣的前提;同时融入体育学科知识,讲解运动前热身的必要性与篮球分组规则,让学科融合自然渗透。Cartoon time板块,她聚焦故事场景与角色对话,带领学生开展朗读、情境表演等互动,让学生直观捕捉小动物运动中的快乐、勇敢与友善,进而体会“勇敢参与、友好互动”。语音教学环节,她将棒球主题chant与字母“a”发音教学巧妙结合,既衔接语言学习、单元主题认知与趣味体验,更让学生收获充实多元的学习体验。

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邓月雯老师执教了三上Unit 4 This is my friend(Story time)。邓老师以“friends”为锚点,以“Letters’ friends--Animals’ friends--Zhang Hua’s friends--Our friends”四个板块搭建递进式教学框架,让“朋友”从符号到生活逐步落地。课堂中,AI动画字母跑跳游戏,童趣又显实效;情境对话表演鲜活生动,小组分享交友故事温情满满,多种活动形式不仅丰富学生体验,更培育了合作意识与表达自信。此外,邓老师巧妙打通英语与语文学科的教学边界,在课堂中引入“朋友”二字的汉字来源与背后的情感寄托,让语言学习多了一份文化厚度。通过反问“Are you happy to have a friend?”,引导学生在语言感知中深度体悟“朋友”的真谛,明晰真挚交友的方法,让知识学习与情感成长相伴同行。

专题讲座 引领理念
课后,工作室领衔人杨金华老师带来《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新教材的有机融合》专题讲座。杨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缘起、课堂课例剖析、更多实践探索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分享。首先,杨老师从政策依据与学术源流视角切入,系统梳理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通过援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明确要求及国内学术期刊与专著观点,深入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杨老师强调,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现知识整合、能力迁移与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对打破学科壁垒、激发教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杨老师以戚老师和邓老师的两节展示课为例进行深入解读。戚老师的课堂以“C-POTE”模型为核心架构,构建了“素养导向—目标统领—任务整合—评价跟进”的完整教学环。每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素养培育展开,形成了“目标层”、“任务簇”与“证据集”相互支撑的教学体系。邓老师的课堂则体现了技术赋能与学科融合的双重创新,不仅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流程,更巧妙嵌入语文学科要素,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这两个课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可迁移的实践范例。最后,杨老师结合大量课例与论文,为教师们构建了清晰的理论认知框架,明确了实践探索的方向。她鼓励教师们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的新形式、新载体,让跨学科理念真正在课堂落地生根。整场讲座理论扎实、案例生动、见解独到,有效激发了教师们对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创新课堂的深入思考。

活动总结 蓄力向前
活动最后,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钱荷琴老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以三个“新”概括了下午的精彩历程——“新的尝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钱老师指出,戚老师和邓老师的展示课勇于探索新教材,在形式上积极创新,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巧妙地将音乐、运动等元素融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主体。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以其扎实的理论根基与生动的实操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如何有效打破学科壁垒,将多元内容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为老师们指明了实践路径。钱老师强调,英语教师应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努力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从“教新教材”转向“用新教材教”,二是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育,三是从单一学科教学转向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她鼓励大家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与深刻反思中,不断实现自我与团队的专业成长。

“教育之路,行则将至;教学之艺,研则愈精。”每一次研修都是向内扎根、向上生长的历程。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为更多小学英语教师建立了交流平台。老师们也借助活动汲取了更多专业成长的力量。任何教学改革都不是为了“改”而“改”。教学改革的根和魂,永远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是让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滋养学生、助力孩子们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东城实验小学 方馨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