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748次
2011春高二语文期中质量调研分析
一、试卷概况
本次考试命题思路遵照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结合《史记选读》《唐诗选读》按照高考试卷的模式,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6个能力层级。文理科合卷18道题目160分,其中客观题4题,主观题17题:语言文字运用4题15分;文言文阅读5道题23分;古诗鉴赏5道题20分;名句名篇默写10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论述类)4道题18分;作文70分。
和期末试题相比,老师们普遍认为阅读上的总体难度不大,设题紧扣文本,充分体现阶段性检测的特点。得分点比较透明,思维层次清晰;作文没有材料作导引为命题形式,在批阅时命题组老师提供47分的切入分建议,但分数没有明显提升。
二、问题诊断:
(一)各题抽样得分率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赋 分 | 3分 | 3分 | 4分 | 5分 | 3分 | 4分 | 3分 | 3分 | 10分 | 6分 | 4分 |
得分率 | 89% | 47% | 98% | 69.2% | 53% | 52.7% | 61% | 54% | 43.5% | 30.7% | 55.5% |
题 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赋 分 | 3分 | 3分 | 4分 | 10分 | 4分 | 6分 | 5分 | 3分 | 4分 | 70分 |
|
得分率 | 34% | 60% | 46.5% | 74.8% | 54.5% | 35.5% | 63.4% | 68% | 43.7% | 69.5% |
|
(二)分析及建议
1.语言文字运用
本次考试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前两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学生基本能拿到分。第2题得语病辨析学生阅读粗忽,对于句式结构的杂糅不甚清晰。
建议:帮助学生构建语用题的知识树,在平时的阶段检测中有重点地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部分的选择题,可能前面侧重点在诗词上,对于文言文学生已经有点生疏,所以尽管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答文言文的状态不是很好。第8题学生容易选B项。文言文翻译的语句难度适中,但学生分数也并不高。
建议:
如何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紧扣语境,顾及句意通顺是当下老师们的指导重点。
在接下来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教学中,结合必修一~必修五(包括《读本》)中的文言文、《史记选读》系统梳理文言实虚词、句式、文言常识。
文言句子翻译训练时要强调字字落实、文从字顺,并督促学生译好后朗读一遍以自查。
3.诗歌鉴赏部分
第一道题选自《唐诗宋词选读》,应该在课堂上讲过,相对较简单。第二道题描写音乐的语句较难,很多学生看不出来,后面的分析也就不能得到分。
建议: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辅助于一定的审题指导,审题训练成了当下诗歌鉴赏的瓶颈(第10题如果按照题干要求一一作答,分数就能提高3分);表达力求规范,答题讲究层次,坚决不写错别字。
名句名篇默写密切扣紧教材。第10句出自必修四的《秋声赋》,大多已经遗忘,得分率因此下降。
名著阅读题第1小题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字写不出来,很可惜也得不到分。
建议: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遗忘的本领足够强大。只有反复进行纸笔训练,激活记忆库,才能确保高三的积累分数。
4.现代文阅读
本题学生均得分在10分左右,能看出现代文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具体分析如下:
第17题:这道题学生还没有掌握解题的思路,不知道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就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掌握答题的方法,随意作答。
第18题:多数学生能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步骤,但要点答不全,答出3点左右,但得分点有6点,因此而丢掉一些分。
第19题:本题答案就在文中,但学生未能从原文中找答案,或者答案找的点不够概括。
第20题:本题难度较大,学生答案不规范,不会从划线语句上下文找答案。不会分条概括;基本上只能回答出其中一两点。
建议:
如何读懂一篇文章?不同的文体一直就有固定的阅读模式,拿现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依据文本体式。论述类文本基本是这样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仔细阅读2011年的《考试说明》或近几年的高考样题,给我们提供的范例值得研究。
向每一次的阅读讲评要效果,学法的归纳和指导、迁移,在读懂文本花些功夫。其余的诸如:审题、答题的全文意识、如何靠船下篙啦,答案表述的规范,得分点意识。
5.作文
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是很大,写走题的不是很多,但是学生多泛泛而谈,立意表现得比较平淡。如写周末回家,记叙文缺少细节描写,写成流水账,散文又不能写出深意,不能升华到游子思归的情结;还有部分同学选择过大过空的话题,比如写领土回归等,这样的文章一般很难得到更高分数。
本次题目立意相对容易得高分的是写回归田园生活,回归纯净的精神家园,但是要写到这个层面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需要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日前的《现代散文选读》对写作中立意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建议:
审题时如何从字面义延伸?手头大量的素材如何合理、科学选材?
文体的分类训练,议论文或者散文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习作层次感的讲究,习作中“自我”的观照等等。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243709 | 本月访问: 243709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9993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