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679次
2013年12月12日 ,吴粉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第三次来到建昌中学,进行了第二十五次活动。本次活动以九年级的《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为教学内容,以同题异构的形式展开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建昌中学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和数学组成员全程陪同参加。
活动的一开始由建昌中学的徐立新和邓菊 花两位 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研讨课。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色,但都从贴近生活的情境入手。 徐 老师的多媒体教师让师生眼前一亮,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对于弧长,半径和圆心角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透彻。 邓 老师以一把扇子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凑,过渡自然,特别是抓住“1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弧长公式,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进行扇形面积公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
课后,先由上课的两位老师谈了各自的教学设计,以及上课之后的感悟。接着,工作室成员王国俊,陈正亮,邓法珍等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对这两节课进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建昌中学的其他老师也积极地交流了自己的收获及对这两节课的想法。
之后,数学教研员 刘春林 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结合这两节课的教学指出:(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把实物模型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作进一步的延伸拓展;(2)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加强对公式的解读。(3)公式运用的强化,有目的性的展开,并且要注意规范书写。(4)在类比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不仅要从公式中寻找关系,更要从图形中寻找关系,体现重要的“以曲代直”思想。
接着,工作室成员 王国俊 老师结合他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心得,为我们做了微型讲座:《懂而不会现象》。讲座分析了三个方面:(1)什么是“懂而会”,标志是学生会说,会认,会用;(2)“懂而不会”的原因: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造成的;(3)解决“懂而不会”的对策和建议:教师要认真备课,抓双基,指导学生学习记忆,注重试卷的讲评,注重师生间情感交流;学生要加强主动性,勤学好问,牢抓听课环节,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及时巩固。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大家感同身受,因为它真实的存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此次讲座对大家今后的教学有指导性的意义。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 吴粉连 老师,针对“懂而不会”的现象,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懂”是对知识点基本理解还在意义建构层面,“会”是能力层面的建构,教师对学生思维引导占了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应进行学法指导,平时课堂上经常灌输。教学中要回到它的本源,作有意义的传授,无意义的探究不能滥用。他的发言让大家学习了宝贵的经验,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让每个老师都得到满满的收获,给我们点燃了明灯,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不尽感叹: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将不断成长。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310916 | 本月访问: 604799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061022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