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通知>>中学通知>>中学数学>>初中数学>> 文章
吴粉连工作室第二十四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1769次

 1128 下午,吴粉连工作室第二十四次活动在金坛市实验学校如期举行,工作室成员先听取了吕水庚校长做的题为《做学生学习力的促进者——促进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工作室成员们增长了促进式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结合工作室探讨的的“有效提问”和正在研究的《遗憾课堂》,将宝贵的经验和工作室研究相联系整合,此次报告也对工作室发展有了指导性的意义。  

然后由 邓法珍 老师 和金留炳 老师分别上了两节公开课,课题分别是八年级的《一次函数》和七年级的《线段、射线、直线》。不同的课题,同样的精彩,听课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 陈锁华 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两位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课堂流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了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学习共同体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都重视了对学生发言及时、积极的评价。两节课都重视了人文熏陶,体现了数学文化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陈 老师对教师在课堂设计上给予了两点肯定:  

一是在概念教学中,两位老师都把过程和结果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通过变式教学,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变式教学有概念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两种,概念变式主要对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解,过程性变式是教学活动中通过有层次的推进,使学生逐步形成概念,从而能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促进式的、有意义的教学。  

二是高密度的边讲、边问、边练。两位老师都通过显性和隐性的驱动促进学生去思考,显性的驱动主要是课堂提问,不断与学生互动对话。隐性驱动主要体现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这两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与启发式教学良好的结合,是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两位老师掌握了数学教学的主动权。  

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发现问题?二是概念教学如何更有效? 陈 老师认为概念教学应该经历辨别—分化—内化—抽象—检验—概括—形成概念,体现生活化的具体—半抽象—抽象的过程。  

在教师评课环节,老师们也是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大家在反思中成长,在批评中进步。这一次的活动让每个老师都得到满满的收获,我们将在专家的引领下,坚持工作室的实政研究,并“趁热打铁”,选几个突破口,大家抱成合力,进行思维碰撞,继续开展更有实效的研究学习活动。

  

昨天访问: 317569  |  今天访问: 3375  |  本月访问: 614827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07105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