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中学研训>>中学化学>> 文章
高效课堂风向标  科学探究指南针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382次

——中学化学高中课题组与省华罗庚中学联合教研活动报道  

 1228上午,在中学化学课题组指导下由省华中主办的高二化学联合教研活动在省华中拉开帷幕。围绕“提高对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的再认识”主题,与会人员首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由省华罗庚中学的周跃平老师开设一节“高二化学选修原电池和电解池比较”的研究课。周老师以“神州七号供电系统—氢氧燃料电池”入手,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即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通过学案中精心设计的情景,以多种探究方式放手学生,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并整理归纳电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针对学生在解、答题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加以细致入微的指导,使学生从氧化还原本质上加深对“燃料电池、二次电源的充放电工作原理”的认知。  

在主题研讨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和华中化学教研组老师首先研读了省前黄高级中学谷莹莹老师撰写的《常态化:科学探究教学的出路》一文。随后又聆听了庄荣珍老师“对科学探究的内涵的再认识”;胡珺晶老师“对科学探究过程与行为的再认识”;成群老师“科学探究中教师指导的“度”和“时间”的再认识”;王瑞军老师“对科学探究中评价的再认识”等有关科学探究的实践和体会。评课中课题组成员围绕“科学探究下的高效课堂模式”的主题一致认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又是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化学学科的情感,理解化学科学的本质,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常态化教学中不能“重形式、轻实质”,应去“形留“神”,将科学探究的各要素或步骤,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拆分和“重组,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落实到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堂实效自然落到实处。

   金坛四中----孙勇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47766  |  本月访问: 147766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0398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