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中学研训>>中学化学>> 文章
课题材料--金坛市化学学科高一、高二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271次

08512.金坛市化学学科高一、高二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1、 教学进度:  

1)目前各校高一、高二教学进度基本相同。但省华罗庚中学因高二期中考试进行的比较晚,故期终考试可能较难进行统考。另外本学年度高二教学情况除市一中与常州市教学情况完全一致外,其它各校上学期教的是《物质结构》本学期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故参加常州市统考可能则重点不同,会影响考试成绩。  

2)选修的课程程序安排上,现在一些学校主张先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后学习结构。因为化学反应原理是必考点,且考试的内容也较多,而结构内容在高考中的份量相对少得多,基本上只有一个题目。另外相对于结构而言,反应原理好学一点。但这里也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的时机正好和学业水平测试相重叠,学生学习三心二意,练习时间上无法保证,学习过程断断续续,效果很差。  

2、 目前本学科在实施新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普遍感到教材缺乏系统性,使学生的学习感到知识不连贯,教师教学时深度和难度也难以把握,影响了教学进度。  

2)练习与课程标准的相关度太低,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只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依据教参和练习定难度,这也必然影响了教学进度。  

3)练习难度总体上看普遍偏难,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些章节要求应该要高一点,但因时间和学生的要求,不可能深入,使选修化学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以后的教学带来隐患(如: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是本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不仅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推导的依据。在高三理科化学的第II卷题中的大部分试题都与其相关,但因受分科和课时的限制,这部分知识往往无法深入,和其它内容有重复性不同,这部分知识一次性结束,不再重复,是今后选修化学的学生学习化学的最大隐患,这也必然在高三理科化学复习中占用大时间和精力)。  

4)化学实验不系统。起点太高,完全不顾学生的经验。和过去基础实验相反,现在提倡探究实验,取消了学生实验,让实验进入课堂。本意是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思维力度,实验是反而削弱了化学实验,使得一些本该强化的基本操作没有落实点。一方面学校不可能有这么多实验室安排课堂上,也没有这么多实验员随时准备这些实验。如果都搬到课堂上边讲边实验,工作量更大,效率也很低。有些实验也不适合在课堂上做,污染太重。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实验比过去有所减少,这与现在考试中实验操作化和探究化的考查方式脱节,使学生感到化学实验题太难了,几乎答题不着边际。因此在教学教程中,也不能完全按新课程要求形式上课。  

5)在所谓的拓展的章节,如选修三的最后一章等则完全是败笔,让教师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在以考试为评价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成了鸡肋。  

3、关于教材选定、使用(特别是选修模块)方面有什么要求和建议;高中教辅资料方面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1)所有教师要求学校为每位老师配齐本学科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因高考不是对某一版本的教材负责而是对所有版本的教材负责,以及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负责为,而对同一个知识点或某一实验,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体系、不同的解释和不同的操作步骤、不同的操作要求。  

2)相当部分建议使用人教版的化学教材,一致认为人教版的化学教材系统性比较强,比较有利于现进高考制度下的课堂教学。  

3)教师们普遍反映教辅资料的选用从表面上看选用权似乎是备课组的,其实不然,故有些学校的化学教辅资料质量很差,有些化学教辅资料老师干脆弃之不用。  

4、对化学学科在学案、教案、教学案一体化、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等方面的评价及建议。  

1)对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等方面有的评价及建议:教师们普遍反映目前本校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基本上是闲聊会,大都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话题。建议学校以切实有效方法加以管理,同时各教研组或备课组在每次活动前都要确定活动主题并分工到人。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年青老师的主体作用(目前的现状是老教师不肯讲,年青老师不敢讲。这可能与目前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有关)。  

2)对学案、教案、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及建议:目前常州市区和溧阳的许多学校化学学科的教学案一体化进行的比较好,基本上已比较成熟(这也可能是他们近几年化学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原因之一),而本市在这方面做得不系统,经验也不足。建议首先开发青年教师的智慧宝藏,多讨论一些议题,从教学预设上作一些设想,让大家评判,取得共识后再备课。(但因受学校考核方式的影响,教师之间合作不如过去那么好,尤其是对老教师更不利,这方面青年教师应主动一点。)其次学校除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外,在经济上也要有一些投入。  

   

   

                            研训中心  

                            08.512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61892  |  本月访问: 61892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51811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