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2437次
2008年3月上旬,金坛市研训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研组长分片活动,总结07年秋学期学校课程实施工作,交流08年春学期学校实施计划,意在通过交流活动,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整体提高。
现将片级交流的部分情况报道和个别与会者的感言刊登出来,让更多的实施者、更多的关心、热心综合实践活动的人们了解这次活动,进而更了解这门课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水北中学 潘红琴
2008年3月4日(星期二)下午,迎着和煦春风,带着灿烂笑容,东片14所学校的综合实践主管领导和教研组长齐聚水北中学,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片级交流,研训员夏亭尔老师参加并主持了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交流2007年秋学期各校课程实施的经验和2008年春学期课程实施的规划举措,促进区域内课程实施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推进。
活动共分两个议程,首先是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组长回顾了上学期课程实施中的收获与困惑,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畅谈了本学期的课程实施规划。
交流中各校组长先汇报了上学期取得的可喜成果,水北小学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开展了以“面塑”为特色的长线活动,穿插了“走近橡胶”“绿色种植园”等短线活动;儒林小学则是“老瓶装新酒”,创新了以往的一些特色活动,如“跳蚤市场”采用市场经营模式,学生缴纳10%的经营所得税用于“爱心”活动;河头小学的劳技实践活动实现了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他们的活动涉及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制作纸质储蓄罐”、“制作粉笔盒”、“元宵节放花灯”等;尧塘小学的“秋尽江南白果香”主题活动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水北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向纵深推进,使学生学习的方式产生了变化,“研究、思考”蔚然成风。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组长们也冷静地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反思。岸头中学提出课程的实施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乐学;汤庄小学深刻分析了部分教师不愿意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原因;儒林中学指出考核制度的完善对课程的落实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四中认为要做好课程的开发,拓展活动内容;尧塘中学提出要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研组建设。
找准了课程实施中问题的症结后,组长们又畅谈了本学期的新举措。岸头小学提出了“田园乐”的活动设想,计划引领学生在春光明媚的三月充分亲近自然,与植物交朋友;河头小学设想带领学生参观桑园,尝试养蚕;华城小学继续追求信息技术教学的校本化,并提出了10个方面的工作新思路;五叶小学在“珍爱生命”的长线活动外,穿插体育方面的小活动;五中以课题为依托,大力开发社区资源。
夏亭尔老师肯定了各学校上学期的工作,指出了课程在开发和实施中的不足。他指明了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强调课程整合的理念。他还提出了进一步培养骨干的计划,要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如何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他还谈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大家园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而这样一次交流、研讨的活动恰恰是为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修枝剪叶的举措,促进了综实课程的茁壮成长。衷心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已经实施整整6个年头的课程继续“老树发新芽”,为金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添光加彩,再创辉煌!
真情、真话见真智
------南片综合实践活动交流会侧记及感言
洮西中学 程福勤
3月5日城南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交流会在市第三中学召开,会上有来自我市城南14所中小学的代表发了言,谈了本校07年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及本校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还交流了如何完善提高的设想和08年春学期的计划措施。下面根据各校代表所谈,概括成绩、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不足。
主要成绩及经验:
1、各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因为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才会把这一新课程放到重要的位置,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落到实处)
2、各校已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推荐了组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成员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验的主力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要靠他们去指导学生开展和研究)
3、各校都已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些学校安排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能正常有序的组织活动。(从形式上讲,各校已按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上课了)
4、有些学校以短线为主,以小主题、小项目、小活动完成课题研究。(小主题活动便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自由灵活,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便于与学科和学校的活动整合,便于老师指导和师生开展活动,容易出成果见成效)
5、有些学校以长线活动为主打项目,利用地方资源和学校环境资源进行校本开发研究,这样有利于与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整合,有计划有程序把长线活动分解为若干个小主题小活动展开。(这样能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便于较多教师和学生参加,也能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规模,形成氛围)
6、有较多的学校以展示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综合实践活动月等形式促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和走向规范。(这主要是学校能把这一课程放到议事日程上安排和课程积极分子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7、有些学校请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给老师开展沙龙活动,了解、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知识和解决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到兄弟单位交流、取经、观摩。(这是为本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少走弯路采取的理性化策略)
8、更可喜的是有部分小学经过几年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经验积淀,开展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行动、有完整的材料、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总结了一系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经验,可供后行者借鉴和学习。(他们是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的排头兵,先锋队)
各学校所谈的成绩和经验远不止这些,不再一一罗列。
说到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代表在发言中实事求是地说真话道真情,反映他们的困惑、困难和急切的心情,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庐山真面目”至今仍不甚了解,不清楚开展活动如何确定主题,运用方法,形成过程,组织哪些材料。所以教师们无从下手。(需要通过校本系统培训和认真自学)
2.大部分是学校中层领导分管综合实践活动,而他们既有主管的工作,又有教学任务,挤不出时间抓这一新课程的具体落实,更不要说去认真钻研这一课程业务。(应选任务相对少的领导分管或减轻兼管领导的其他任务)
3.有的学校的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因为大部分学校主要领导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业务知识,并且是把它当作一门“小学科”来管理。任务交给分管领导,交给教研组长,没有把综合实践活动放到重要的位置。当学校没有评到先进、教师没有获奖才开始着急。(着急是重视的起点,08年是新的开始)
4.有的教研组长因学校没有形成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氛围而左右为难,因校领导没有组织教师学习培训的愿望或要求,自己又没有资格或没有能力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指导教师开展活动又缺乏号召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处于“温水”状态,即使尽了努力,仍不见“升温”。(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组织的威力才是无穷的)
5.大部分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上课。老师们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来教学,仍然是象其它学科一样作知识的传授和接受,没有开展应有的实践活动,没有去进行研究、探究,更没有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材料,完全没有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性质实施教学和开展活动。((1)可以把“教材”内容变为学生学习、探究、开展活动、形成材料的过程。(2)初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路”可借用“教材”掌握的方法,知晓整个过程。有了一定的能力后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他们身边的资源。或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开展相关活动,让他们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刚接触综合实践的老师可借用“教材”,待学会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后就应完全抛开“教材” “走”自己的路)
当然还有些方面的不足,不再赘言。
以上所述情况不是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个别现象,应该说反映了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阶段较为普遍的、也是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较为正常的现象。只要大家认真学习,经常交流,不断改进,提高完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会走上成功之路。
各位坦诚的真言真情,体现了各位的真知灼见和智慧。因为成绩经验是成功的基础,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有超越的动力。
参加片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有感
河头中学 薛生平
今天下午按照市教育研训中心的安排,我参加了片综合实践活动交流会,听取了兄弟学校的交流汇报,一些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的经验和深刻的反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对自己触动也非常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现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1.通过这次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课程已经在大部分学校逐步走上正轨。从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学校的领导都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从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日常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到教师的培训,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安排。很多学校都在新学期加强了学校行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例如河滨小学就宣布由教导处直接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对课程的培训和活动的指导。这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兴课程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职指导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2.在这次活动中,很多学校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例如涑渎小学能坚持不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学生的身边小事着手开展课题研究。每位上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都设计活动进行展示。例如朝阳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月,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了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和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3.教研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采取不同形式。例如洮西中学就特别注重对教师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考核,采取加分的形式,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价。这一做法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并让教师看到了从普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逐步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的希望。
4.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科教学质量的正相关关系。与会人员都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以往有些学校担心开展活动会影响教学质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不太重视,但实践使他们看到,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起调节学生紧张而乏味的课堂学习生活的作用,使学生对学校生活感兴趣了,而且学生显得成熟了,学会观察周边事物和思考问题了。现在,完全将综合实践活动拒之门外的现状已经在这些学校得到了初步的改观。
5.从交流中,发现大家在平时教学中,不重视对过程性材料的积累、整理。资料及时收集、汇总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
在交流会中,我进一步感到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断学习,经常反思,平时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总结提高。并要多和兄弟学校开展合作,提高综合活动的研究和指导水平。
参加南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活动”有感
洮西小学 高国华
3月5日下午,我来到市三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今天培训与往常有些不同,前来参加培训的均是南片各个学校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长,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校的中层领导,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各校交流上学期的工作总结及本学期的工作设想。在市研训中心发的培训通知中要求:交流内容应包括学校管理层的新思维、教研组建设及骨干教师培养、课题实施规划、课程开发和建设、本学期的教研活动等。同时还强调不说大道理,不讲感受,一切务实讲实效。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研训员一直以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管理者和一线指导教师提出的要求——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然袭击,不做表面文章。至于以片活动的形式组织交流,组织者的意图也许是能让每个学校都有机会交流,每个与会者都能有更多的收获吧。
我们学校过去几年活动整合做得较好,活动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我校原来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工作调动,学校研究让我接替负责。在接到这个文件通知以后,我便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一学期来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从一个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知半解的教师成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者,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我知道,这是领导的信任。为了更快地适应角色,指导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我逼着自己利用课余的时间读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理论文章,在网上阅读兄弟学校好的做法,渐渐地我开始走进这门学科,并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我大胆地向领导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并在与其他教师的配合下,在学校顺利推行了活动“月观摩”制度。虽说这些活动与新课程规定的目标还相差很远,但是我看到老师们和孩子们都开始动了起来。为了准备一次活动,他们常常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走出校门,到图书馆查资料,到各班进行调查访问等等。我们将队活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整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整合性的活动,如“让科学在活动中闪光”“做环保小天使”等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今天的活动中,我除汇报了本校的工作,还认真聆听了兄弟学校组长的发言。其中洮西中学的程福勤老师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洮西中学和我校只有一墙之隔,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中学,但每一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我几乎都能听到他们学校的名字。在上学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论文等多项评比中,洮西中学的参评论文最多,得奖的也最多,被评为“先进个人”的也最多,可以看出他们学校在这项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在听了程老师的发言之后,我认为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些先进的做法、宝贵的经验,更多的是敬佩与感动。感动于他们那种务实求真的态度,感动于领导、老师的先进理念和执着的探索践行。程老师说,在他们学校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管人,为了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性、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学校实行完成任务加分制,为每一位志愿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搭建成功的平台。另外程老师作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者,已经年过半百,但是每一次市综合实践活动培训他从未缺席,他还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工作,毫无保留地和参加研训的青年教师交流。为了组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培训,每一次他都要精心组织,认真备课,拟写发言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项目,绝不浪费老师们的一分钟时间。难怪洮西中学佘校长会发出“如果每一个学科教研组活动都像综合实践活动组那样认真就好了”的感慨。对于每一篇教师上交的论文,他都要一丝不苟地审阅、修改,然后根据文章质量上传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网站上,或是发送给研训中心。对于从网上抄袭的文章则一概不用,还要找作者谈话。正因为有了他这样严谨负责的态度,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才搞得有声有色,这也为农村初中学生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学会生活和谋生打下了基础。
在今天的交流中,组长们除了交流了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和以后的打算,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当中既有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还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无奈与感慨。
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之下,学校领导看重的是“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很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相提并论,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则更难找到自己立足的位置。一些学校领导对此态度很明确:只要“糊”得过去,就行了,不需要在上面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要将目光瞄准小升初、中考。一所中学的组长在交流时,坦言校长对综合实践活动不支持,学校的工作计划上看不到,每周的工作安排上也看不到,平时会议上也从不提及,只有看到“金坛教育研训网”上要进行培训时,校长才会让他去点一下卯。如果有什么检查则让他临时开几个夜工,闭门造车搪塞一下。面对这样的校长,年轻的他想把综合实践活动抓扎实也没办法,有的只是叹息。
听着这位组长的交流,我的心也格外沉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既然写进了课程计划,写上了“课程表”,理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为何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手握“大权”的校长会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呢?因此我在想,要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更快更好的发展,除了给负责这项工作的组长和一线教师进行培训,是不是也应该给这些手握大权的校长们进行一次“培训”呢?
昨天访问: 317569 | 今天访问: 143385 | 本月访问: 754837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21106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