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6917次
“郁”:忧郁、郁积,“闷”苦闷、愁闷。 “郁闷”一词近来频频出现在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口语中,因考试成绩不好而“郁闷啊”,因雨天忘记带伞而“真郁闷”,因出门遭遇堵车而“好郁闷”,因不被上司理解而“太郁闷”。“郁闷”这个文学色彩很浓的词已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口头禅,而且每每事情叙述结束时只说两个字:“郁闷”,便已高度概括了所有不开心的情绪,让人听来,真是胸有块垒,如鲠在喉,无法排遣,无处宣泄,怎一个“愁”字了得。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郁闷”一词的解释为:烦闷,不舒畅,如郁闷不乐,排解胸中的郁闷。而现在人们赋予“郁闷”以更加宽泛、更加丰富的内涵。只要是不高兴的事情似乎都可以用“郁闷”来表达心情。听的人在当时的语境中前后文联系,便心领神会了“郁闷”的意思:忧虑、烦恼、痛苦、内疚、失落、不满、遗憾、无聊甚或什么都不是。有时因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郁闷”,在词语不匹配的表达中透露出自我调侃的味道,可以捕捉到时尚的气息,感觉很是微妙。 其实,“郁闷”一词并非空穴来风,以前经常会听到“愁死了”、“闷死了”或“憋死了”的话,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只是有些土语色彩,不象“郁闷”来得高雅和新潮。人生一世,快乐与痛苦相伴左右,因着痛苦的对比,才会有快乐的感觉,而“乐”总显得那么“快”,稍纵即逝,留下的便是无尽的痛苦。人们品尝着甜与苦,体验着乐与忧,一步步走着人生之路,前路未知,后路已逝,过去的只能成为过去,时间总是滴滴答答向前行进,分分秒秒催人老去。人们在茫茫然中奔波忙碌,在挫折中经历磨练,度过属于自己的那段时间,最终走向虚无。人与生俱来的悲剧情结使得人们对表达消极心情的词语产生了偏好,每每遭遇苦恼或顾影自怜时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心情宣泄的途径。现代人的思想导向是简便快捷的,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似乎不可能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炼字工夫,那么用一个宽泛的词语“郁闷”来表达最最纷繁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便再合适也不过了。 古人的“郁闷”大多是因家仇国恨而引起的: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有对世事无常深感无奈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今人的“郁闷”则更富有个性化和具象化,乍一听会给人一种 “大词小用”、“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其实是淡化了“郁闷”一词的严肃性和文学化,使之口语化、通俗化,“今天打乒乓球,又输了一局,郁闷啊”,只是说说而已,并非和古人一样当真。剥落了含蓄的色彩,增加了调侃的味道,使原来沉重的词句失去了原有的厚重和执着,变得轻松随意,就象当下社会不喜欢承受生命之重,而追求轻松自在的生活一样。语言是社会发展的镜像,而语言中词语的变化最大,旧词赋新意,有时就是这样不为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这也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吧。
昨天访问: 288027 | 今天访问: 216960 | 本月访问: 10849872 | 上月访问: 14634444 | 访问总数: 267446508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