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13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5582次
近日在南开大学召开的首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语言文字的差异与融合已成为影响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的重要因素。
据中通社报道,如何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是两岸沟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硏究所副所长董琨指出,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但由于曾经存在长期的隔绝状态,使其在语音、语法的规定以及简繁体字的应用等方面产生了差异。
语言是交往的桥梁,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无疑会给两岸的沟通交流、民众的日常来往带来很大阻碍,诸如两岸工作会议、学术研讨、网络信息交流等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日益增多,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语言文字方面的吸收借用。
据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郑锦全介绍,现在大陆的许多词语都流入了台湾,而台湾的许多词语也在大陆流行起来。
两岸同胞作为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怀有互通有无这样一个相同的愿望,使两岸在语言方面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现沟通顺畅成为可能。
南开大学文学院刘叔新敎授说:“促进两岸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需要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及民众的共同努”。两岸需牢牢树立“普通话”和“国语”属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一意识,只有尊重现实,如实反映实际,这种语言的统合才有其基础和前景。
对于词汇规范化的标准,两岸也应有一致而明确的认识,并将其体现在汉语敎学、辞书编纂等各个方面。只要多做些词语统合的工作,两岸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差异迟早会生出共识,而且会对两岸的交流与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昨天访问: 288027 | 今天访问: 224042 | 本月访问: 10856954 | 上月访问: 14634444 | 访问总数: 26745359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