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2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3090次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2014年12月17日 , 市小学英语课题组成员、青英汇成员、各级小学英语课题组长齐聚华罗庚实验学校参加中国外专委“十二五”规划2012立项重点课题“基于人文性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的结题及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了姚立新校长, 史道群 老师, 刘婷 老师, 邓黎莉 老师为结题鉴定组专家,共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故事。
一、筑梦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种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11年10月21日,在领衔人钱荷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课题组的第一次活动。在跌跌撞撞中我们学习着、成长着、蜕变着;2013年03月27日,课题组有了青英汇成员的加入,一下子让我们的研究队伍庞大起来;随着课题组一次次活动的开展,又多了一些慕名的追随者。“我们”就这样因为梦想,因为缘分走到了一起。
二、追梦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年来,我们探索的足迹遍及了课题组成员所在的20所学校,其中2场还到溧阳与句容进行交流展示,每次出发都是心的旅行;三年来,我们一共举办了32次市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次活动百家争鸣;三年来,我们开设了56节市级研讨课,每次研讨百花齐放。 “我们”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学习、反思并尝试新的实践。渐渐“我们”承担起了课题各项活动,大到每个学期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小到每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情感”“文化”“策略”“评价”四个子课题小分队之间也能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我们”完全融入了总课题的大环境中。课题领衔人 钱 老师的每一次讲座都能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和引领,而“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解读《英语课程标准》,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学习“课例”研究的中外书籍等等,“我们”沉浸在基于人文性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的快乐与惊喜之中,终于“我们”也开始走向成熟,取得累累硕果。
三、圆梦
三年,1000多个日夜;三载春华秋实,有着太多深刻记忆,有着太多感人的瞬间。一路走来,“我们”携手并肩,且思且行,共同成长,今天是“我们”课题结题的日子,也是“我们”成果汇报的日子:
1.“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
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 王爱琴 老师和来自华城实验小学的 江燕 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研究课,分别是3上Unit7(Story time)和3上Unit8(Fun time & Cartoon time),两位教师分别是课题组组长和青英汇组长,她们的课堂已经趋向成熟,并且已经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这样的研究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课堂享受,更多是思维碰撞后对课题更深层次的思考。
2.“分享”是“我们”的双刃剑
来自涑渎小学的唐辉老师和来自直溪小学的姚寰慧老师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唐辉老师作为课题组的组长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开始了他的演讲,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感恩,相信三年的学习带给了他教育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人生历练;相信三年的学习带给了他教学生涯又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基于人文性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成果将在金坛小学英语课堂中遍地盛开。姚寰慧老师作为青英汇的组长阐述了她从青英汇到课题组的学习历程,一次次扣人心弦的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到终于,终于,终于,简简单单的言语阐述了她的成长历程。
3.“讲座”是“我们”的方向标
课题组领衔人钱老师从五个yuan字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课题结题汇报:源——我们于源头探寻;原——我们从此岸出发;缘——我们依这般行进;圆——我们在彼岸停靠;远——我们向纵深漫溯。五个yuan字巧妙的阐述了课题的意义、课题的方案、课题的实施、课题的总结、课题的价值。一张张PPT,一个个经典课例视频勾起了我们三年的美好回忆。
4.“鼓励”是“我们”的结题曲
作为“我们”中的特殊群体青英汇成员,他们经历了第二届青英汇和课题组,成长速度飞快,通过层层考核,优秀学员脱颖而出。 钱 老师和各位专家们给优秀会员颁奖,并给予了肯定。
我们是草根教师,是不愿重复昨天故事的学习共同体,淡定平和地聆听自己成长的拔节声。我们是一群可爱的小学英语教师,是不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的新绿,悠然闲逸地“越界”,又努力向课堂回归的草根教师。我们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行走在追寻人文课堂的路上。
这就是我们的成长故事,看似终结了,实则指引我们向纵深漫溯……
尧塘中心小学 耿钰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