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中学研训>>中学语文>>高中语文>> 文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选修:诗歌与散文)

发布时间:2018-07-27    信息发布:无    浏览量:9144次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选修:诗歌与散文)  

诗歌与散文·诗歌  

【课程目标】

1.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学习要求】

1.把握诗歌的形象。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选修教科书中诗歌的形象大致有三类: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诗中的人物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选修教科书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归隐田园的形象,爱民惜才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奋发进取的形象等。

2.感知诗歌的意象。诗歌重视意象、意境的创造。诗歌的“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学习时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选修教科书的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含义有:月亮代表思乡,菊花、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等。

3.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文学语言,又有强烈的抒情性和优美的音乐性。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语音美、节奏美,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鉴赏诗歌必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选修教科书中的诗歌涉及的思想内涵是多方面的: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山水、感时伤逝、热情赞美、人生梦幻等,鉴赏诗歌要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

5.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要了解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对比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燕歌行》中用达官贵人的歌舞来对比前方战士的苦战。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化用典故。古诗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联想想像。比兴象征。比,就是打比方,用一个形象来表现有相似点的另一个形象。兴,就是先说一个形象,然后借此引出所要表现的另一个形象。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诗歌的形式技巧,如:押韵、对仗、反复、顶真、回环,篇章结构上的建筑美和与此相关的语言变形,语言的跳跃,以及因跳跃而空缺,因空缺而断裂,因断裂而多义等等。由于诗歌特殊的表达需要,诗人还常通过倒装、错落、夸张等语言的变形技巧,创造艺术形象。

6.了解诗歌的风格流派。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风格。成熟的诗家词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恬淡优美,徐志摩的忧郁柔美,戴望舒的舒缓优美等等。鉴赏诗歌作品要了解不同的风格,例如,田园诗的恬淡宁谧、山水诗的清新优美、边塞诗的悲凉慷慨、怀古诗的幽深绵长。

欣赏诗歌作品要了解评价诗歌艺术风格常用到的一些概念术语。例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雄浑、豪放、沉郁、悲慨、旷达。

【教学建议】

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古代诗歌常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分类。从体裁分:诗歌从体裁可分为新诗和旧体诗两大类。新诗是“五四”以来用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它的形式比较自由,长短不限,不受平仄的约束,押大致相同的韵。旧体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选修教科书中的唐诗宋词包括乐府诗和歌行体等,题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古体诗的形式也比较的自由,可以不受句数和字数的限制,音韵的要求也很宽松。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在格律诗以后,宋代兴起了词,词从风格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从表现手法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从表现内容上分:有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恋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

2.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从字词提炼的角度,着重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从名句赏析的角度,着重分析诗句的情感哲理所在;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鉴赏表达方式,可以从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方面人手;鉴赏表现手法,可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想像联想、对比烘托、托物言志、正面侧面、欲扬先抑、化用典故、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等人手。

3.重视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注意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突出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4.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一个人审美修养的养成,关键在于具有审美情趣。教师应着重设计鉴赏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涵泳,感受作品的内涵,体验情感品质,产生心灵共鸣,从而提升其审美情趣。

   

诗歌与散文·散文  

【课程目标】

1.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名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散文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学习要求】

1.了解散文的类别。散文主要分为三种:抒情性散文。是指侧重于表现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的散文。它们或在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记叙性散文。或以记人为主,或以叙事见长,也有二者并重的综合类型。议论性散文。虽以论说见长,但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言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由表及里地剖析、议论。

2.把握散文的特点。散文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散文没有小说那样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戏剧那样的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情景交融”。优秀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景”,既像“诗”,又像“画”。散文特点之二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谓“形散”,一指题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二指笔法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虽“散”,但又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去表达。

3.抓住散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顺序叫做“线索”。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可以地点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可以人物行踪为线索,还可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抓住散文的线索就能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4.领略散文的意境。领略散文意境,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是作者的内心孕育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二是作者是选择了怎样的生活画面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三是这两者的结合自然巧妙的程度如何。

5.品味散文的语言。要真正品味散文之美,还应该研究散文的语言。一是研究凝练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二是研究准确形象、特别传神的语言。三是研究品赏散文的语言风格和富有特色的修辞手法。

【教学建议】

1.抓住“认读、感悟、鉴赏”三个环节。散文的鉴赏可以“认读”为切入点,以“感悟”为突破口,以“鉴赏”为落脚点,从而把握散文的意蕴,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散文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人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脉络。

3.理解文中关键语句。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4.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语言,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学生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在接受语言信息时展开联想和想像,才能深入领悟语言美的神韵。品味散文语言,要联系作者的心情,体会出词语传达出的作者的情趣。鉴赏散文语言还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品味其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

5.鉴赏散文的风格。鉴赏散文的风格,既可以把单篇文章放人作家的全部作品中去考察,将众多的篇章联系起来品味,从而看出他在思想、艺术上的总的倾向和共同特色;也可以把某个作家的散文同别的作家的作品相比较,看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结构布局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这样联系比较,风格的特点就容易把握了。

昨天访问: 268960  |  今天访问: 54532  |  本月访问: 5310604  |  上月访问: 7102978  |  访问总数: 161551511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