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5 信息发布:陆卫英 房小科 浏览量:2356次
一、主题研讨方向:
关于“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践与研究(二)
二、主题研讨背景:
(一)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课” 的实践意义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栏目理解与实施的现状
虽然教师都能意识到“复习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复习课往往因其枯燥无味而令老师头疼,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单纯完成书上的复习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做资料代替复习,教师热衷于不停地把一份又一份的资料让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源源不断的模拟考试就成为了"最佳"实战演习。
三、主题研究目标与研讨策略:
基于以上背景,本学期潜力教师团队将在2018年春学期关于“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主题教学研究(一)的基础上,继续在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学科的直接领导下,以发展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工作目标,以团队协作为研究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着力于团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努力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主题教学研究(二)。
(一)重读教材,分类梳理“复习课型”
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按照教材编排的体系,可以把小学阶段的数学复习课分成三种:一是“单元复习”,二是“期末复习”,三是“小学毕业复习”;按照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复习”板块的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复习课一般可以设置为“整理反思课” “专项练习课”“综合应用课”“试卷讲评课”“主题拓展课”“策略指导课”等课型。
(二)系列研训,分组开展“课例研究”
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教师的执教年级,本学期将继续把小数学科中心组和潜力教师团队分成五个研讨小组,集中研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中的“单元整理与复习”,重点研究“整理反思课”与“专项练习课”连续两课时,并点状研究“主题拓展课”与“策略指导课”两类课型。在一系列磨课、辩课等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单元复习课”的课堂组织展开结构,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激发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磨砺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三)行思结合,整理总结“研究成果”
本学期除了立足课堂之外,还要求教师们对“如何上好复习课”主题进行理论学习,或阅读、或实践……并形成相应的论文,以此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四、日程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9-10月份
形式:召开主题预备会,公布本学期研讨主题和典型课例
组别 |
研究内容 |
研究课型 |
学科组 |
第一组 |
四下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
整理反思课 |
朱 敏 王 瑾 |
专项练习课 |
|||
主题拓展课 |
|||
第二组 |
四下第四单元 《运算律》 |
整理反思课 |
居云慧 毛月华 |
专项练习课 |
|||
策略指导课 |
|||
第三组 |
五下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
整理课 |
傅广辉 谢 云 |
练习课 |
|||
策略指导课 |
|||
第四组 |
五下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
整理课 |
陈燕华 杨 晔 |
练习课 |
|||
主题拓展课 |
|||
第五组 |
五下第六单元 《圆》 |
整理课 |
吴荣强 陈玲芳 |
练习课 |
|||
主题拓展课 |
第二阶段:自主研讨
形式:每组由学科中心组领衔人组织,研究高段某指定“单元复习”中连续两至三课时的教学实践研究,开展两至三次教学设计和重构;
时间:10-11月份
第三阶段:推荐汇报
形式:开展典型课例展示研讨活动;
时间:11-12月份
第四阶段:后期整理
形式:汇集本学期主题教研的课例整理和经验主题论文撰写;
时间:12-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