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亮创新科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8-11-23 信息发布:姚爱祥 黄海燕 浏览量:2891次
连日的阴雨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湿冷,秋风席卷着落叶带来了深秋的寒意。11月21上午,金坛区小学科学课题组如期来到城西小学开展活动,组员们兴致盎然地聆听了陈淑桢老师和李明老师的两节研讨课。



陈老师的《玩玻璃纸》面向二年级学生,首先她以一段舞蹈视频带领学生观察白裙子在灯光下色彩的变化,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初步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手电筒和玻璃纸模拟舞台灯光使白裙子呈现出各种颜色,引发学生的探究欲。然后通过几张不同颜色玻璃纸的叠加,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并发现“混色”的秘密。最后,陈老师引入“制作小彩灯”的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做,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陈老师的这节课课堂节奏不紧不慢,语言柔和而亲切,活动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玩”中收获喜悦和进步。
有趣的是李老师执教的《舌尖上的色彩》也不谋而合地选择了以颜色做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他采用了学生喜爱的果蔬汁为原料,让学生通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自由组合,从而得到不同颜色的配方。这节课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以探究为目的,自主开发的STEM课程。李老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验常规,注重对实验记录单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一节趣味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课。
课后,课题组其他成员对两节课展开点评,在给予肯定的基础上对课堂中某些环节的设置、细节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针对课堂设计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1、基于教材上的教学流程设计,定位教学目标,重点选择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进行优化。例如,章鼎儿老师的《做一盏小桔灯》,既带有科学本质,又充满童趣,值得我们思考。2、实验材料的选择要和教学目标相契合,否则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3、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常规教育,让孩子先“静”、再“观”、然后“思”、最后“动”。4、要让学习单在教学中起到思维导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5、我们的科学活动往往有头无尾,希望加强结尾的展示和评价,注重活动设计的完整性和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