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8 信息发布:房小科 浏览量:4472次
汇团体智慧,展教学风采
——常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综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3月28日,常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新北区龙城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比赛分高低学段,全市共13位选手参加了现场展评。华城实验小学的冯姗老师和朝阳小学的谭亚鹏老师分别代表我区低段和高段选手,现场执教了三年级的《面积单位》和五年级的《认识方程》。4月8日,常州市教科院公示了比赛成绩,我区两位老师双双获得一等奖。
优质课评比,站在台上的虽是两个人,但这背后却凝聚着团队的力量。回看这段赛前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里,有很多人和很多事值得我们感动。
第一阶段:【校级评比】(2月25日-2月26日)
为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组提出了“全员参与,以赛促培”的评比模式,根据各校青年教师的人数对校级评比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重组,人数多的学校以本校为一个比赛小组,人数少的学校合并成一个小组。全区共168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校级评比,通过评选低段、高段各有24位数学教师进入片级评比。从校级评比的组织来看,很多学校校级领导能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校级评选工作。
第二阶段:【片级评比】 (3月6日-3月8日)
片级评比采用了常州市教科院公布的课题。从三天的比赛活动来看,48位参赛选手都能认真对待,积极准备,并进行了多次试教,在比赛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我区部分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活动,并从课堂表现力、教材的研读把握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观察课堂、分析评价,低、高段各确定了16名老师参加区级评优课活动。
3月8日,所有的参赛选手们在常胜小学召开了片级评优课总结暨后期区级优质课评比预备会。陆卫英副主任和房小科老师分别对高段、低段的课堂作了点评,重点围绕教材的解读、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课堂的交流互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区级评比】 (3月14日-3月15日)
32位参赛老师,经过一番辛苦的准备与试上,打磨与修改,带着灵动与艺术味道的精彩课堂呈现在评委老师面前。关注学生的学,注重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并利用资源推进课堂教学。在课堂中,选手们不仅展示了团队合作带来的精彩设计,更彰显了个人的教学特色和课堂驾驭能力。
第四阶段:【小组研讨】 (3月16日- 3月22日)
经过前几轮的评选,最后从32位获奖选手中挑选出8名教师分别组建了低段和高段两个评优课磨课小组。低段有纪佩桦、吉昕琪、马铃儿、冯姗四人,高段有高云、钱程、李俊峰、谭亚鹏四人,分别在薛埠小学和朝阳小学进行了2轮磨课活动。参与磨课的老师各具特色,有的擅长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有的擅长课件、教具制作,有的擅长互动交流、课堂表现,在磨课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大局出发,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共同打造完美课堂。
第五阶段:【团队协作】 (3月23日 - 3月27日)
通过前期的一系列磨课,最终确定冯姗和谭亚鹏两位老师分别代表我区低、高段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评优课。在发展中心小数学科组的精心策划和陪同下,进行为期半个星期的“急训”,分别在西城实验小学、河滨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5轮的课堂教学磨练。整个磨课中,我区西城实验小学陈燕华、儒林小学毛月华、朝阳小学吴荣强、西旸小学王瑾、尧塘小学陈玲芳、涑渎小学杨晔、水北小学谢云、直溪小学黄玲玲等一批区骨干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让一节课逐渐走向成熟。最令人感动的是原磨课团队成员毫无怨言地立即转换成后援团队,他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陪同两位老师备战到深夜,倾力帮助,从作业单的设计打印、课件的调整修改、板书的制作美化、学具准备等方面无微不至地为参赛选手提供最好的保障。
3月28日,冯姗、谭亚鹏老师在龙城小学拉开了常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技的篇章。比赛中,两位选手既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学习品行的发展,尊重教材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关注学生的学,注重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并利用资源推进课堂教学。“有向开放的问题引领—个性化的自主探索—结构化的资源呈现—序列化的互动交流—自主化的思维完善”五步常州大市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每节课中都有所体现,和龙城小学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美丽的数学邂逅。
两位选手课堂上的精彩绽放,离不开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组的统筹规划,离不开各个学校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学科团队的无私帮助,相信金坛区小数学科将会人才辈出,再创辉煌!
(华城小学 冯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