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3725次
4月26日上午,金坛区戴振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西城实验小学,开展工作室第7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一、公开教学;二、理论学习;三、评课议课;四、课例交流。
版块一:公开教学环节。工作室领衔人戴振华展示了一节“一起来造船”的公开课。为了克服大家对STEM教学的困惑,领衔人带头示范,亲自执教。本STEM项目主题共三个课时,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戴老师在上一周的周五完成了“一起来造船”的第一课时教学,学校教研组全程参与研究活动。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船的承重与船的体积有关;本节课(第二课时),通过对船模折叠展开图的画、量、标活动,渗透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思维,再让学生在设计图上画设计图,三种设计方案对比后,再制作小船。最后引导学生借助浮力与重力的测量计算公式,算出小船的浮力与载重量(垫片)重力,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了小船的浮力与载重量(垫片)重力存在对应关系,从而证明了阿基米德关于浮力的理论。本课主要涉及了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领域,重点突出了工程学的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大家一致认为本项目设计新颖,较好地展示了STEM理念与流程,挑战了难度,作了有益探索。
版块二:理论学习环节。姚星老师给大家做了主题为“STEM教育”的讲座,他从STEM教育简析、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STEM教育素养、STEM教育特征和STEM跨学科项目设计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开展STEM教育的必要性、国家对STEM教育的重视和规划和STEM项目设计的具体流程及要点。
版块三:评课议课环节。领衔人戴振华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他表示STEM教学首先是连续性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特别是目标的聚焦、任务和问题的设计,材料的组织与呈现;其次由于我国STEM教学刚刚起步,学生的素养还不能及时跟上,学生课堂的表现和教师课前预设效果可能会有偏差,所以在设计时要立足小问题,小任务,采取小步走战略;最后,他提醒大家只有真正开展了STEM教学,才能体验中有收获有积淀。接着各成员就本节课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版块四:课例研讨环节。根据活动计划,工作室成员仒纷纷向大家交流了课前自己准备的课例,有的老师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自编了STEM教学案例,如张懿老师的“一次性拖鞋”和尹小燕老师的“校园平面图”,有的老师是认真学习各种STEM教学案例的书籍,将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内容进行改编,如李赟老师的“自制电动船”、王敏老师的“迷你手电筒”、张若兰和杨丽老师的“制作盲文”、姚星老师的“创意小船”等。
一上午的时间,在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激烈研讨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悄然溜走。今天气温虽然突降,但工作室成员的学习气氛和对STEM的研究热情如火,收获满满!
(报道:西城实验小学 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