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5 信息发布:袁英 浏览量:3995次
为进一步深化与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推动幼儿园进一步研究科学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优化幼儿个别化学习环境, 2019年4月30日,区幼儿园课题组暨春风幼儿园教育集团第三次活动在直溪镇中心幼儿园举行,活动特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领衔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滨湖区科学课程实施组组长王瑜园长做现场指导。区教师发展中心袁英老师、课题组成员、春风幼儿园教育集团园长、业务园长及骨干教师7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聚焦现场,让“探究”更有趣
首先,直幼王月霞副园长和邓云老师分别向大家展示了大班科学活动《站住了,别倒下》和《有趣的磁铁车》。王园长执教的《站住了,别倒下》由浅入深,让幼儿在判断验证、交流表达、实际操作、观察记录中探索出使不能站立的物体站起来的多种办法,了解物体的平衡与物体的接触面、重心、重力等有关;邓老师执教的《有趣的磁铁车》则是基于当前班级课程背景及幼儿实际经验,从科学区域活动生成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幼儿在探索如何让小车动起来的情境中,感知了磁体“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特性。两位执教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组织以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听课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随后,所有老师进入了各班的区域活动,自主观摩了各班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幼儿游戏、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等情况。低结构材料的运用,多样的操作工具、充分的探索空间、持续渐进的主题式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王瑜园长现场精湛的专业点评和深刻透彻的剖析,将大家的思路拓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聚焦专家,让“思路”更清晰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聆听了王瑜园长的《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专题讲座。王园长结合自己的实践,从幼儿科学的概述、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科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科学活动与幼儿纵深发展四个方面,以鲜活的案例,细致入微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所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与成果。如案例《捂柿子》,她重点和大家交流了KWHL表格的实际运用,即通过我已知、我想知、我如何发现、我学到了什么来观察、评估、记录幼儿的学习经历并支持幼儿不断发展,进而获得连续性的经验和探究能力。还通过案例《孔雀粑粑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来强调基于问题的追踪探究是最有价值的。专家的点拨,让大家对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有了更深的知识见解,思路更加清晰。
聚焦问题,让“思考”更深入
下午,王瑜园长对本次活动中体现出的“孩子在前,教师在后”“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操作结束后的提炼、小结”“环节的层层递进”等方面做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目标制定的三维性”“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区域活动中,区中区的设置”“主题性的探究”“KWHL表的使用”等几方面问题,引领大家进一步深入思考,凸显了科学活动的探索过程导向。
据悉,自2015年9月起,我区各幼儿园就在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以课题为载体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了研究,2016年起,分阶段分别以书本《幼儿园创造性课程》、《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为指导,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内容逐个进行了研究。18年秋学期,开始以科学活动为重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寻幼儿科学游戏与集体教学生成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区环境创设的有效性与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探索幼儿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观察支持。此次专家亲临现场,直击问题的引领、点拨,为各幼儿园的科学领域研究梳理了思路,拓展了研究的渠道和方法,指明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直溪幼儿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