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小学语文>> 文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发布时间:2019-09-30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5376次

——金坛区小语新教师(17、18年)培训总结暨展示活动报道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为了一展两年内小语新教师的课堂风采,为了一述两年内小语新教师的成长历程,为了一亮两年内小语新教师的综合素养,9月27日下午,金坛区小语新教师培训总结暨展示活动在华城小学顺利举行。

 1.jpg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美,上趣,上好是每一位小语新教师不懈的追求。活动伊始,来自华城小学的王康老师和河头小学的王悦老师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解读了他们心中的那份守望与执着。三年级的孩子们在王康老师的指引下走进了课文里那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诗意在老师的口中四溢,画意在孩子的胸中点染,情意在师生的心里激扬,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无不在这条铺满诗情画意的金色小路上欢笑着、雀跃着。虽然铃声已鸣,可“美”这条没有尽头的路上流连着的将会是孩子的一生。

2.jpg 

盼不正是一种守望,一种深情嘛,它就深深地扎在了王悦老师的《盼》里。一件普普通通,寻寻常常的雨衣,竟勾起了小女孩按捺不住的盼,她的一眉一眼,一举一动,一思一感都被王老师有心地捕捉,定格,聚焦。读着,品着,孩子们似乎走进了那小女孩的内心,似乎忆起了似曾相识的过往,情感的涟漪一波接着一波地澎湃着,朗读的热情一浪接着一浪地汹涌着,孩子们也似乎如这潮水般肆意地生长着,这也不正是小语教师们共同的期盼嘛。

 3.jpg

活动的第二阶段两位新教师代表讲述了自己入职以来的成长经历。所有的灿烂背后,都含着泪水,来自华城小学的王康老师从听课讲起,入职至今在校园里自己每日一如学生在教室里向老教师学习,回家后亦不松懈,隔着屏幕倾听名师们的教诲。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地紧逼,一次一次地抓紧,自己渐感似乎初窥小语大门的路径,在无尽困惑的黑夜中看到了莹莹光亮。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王巧云老师回顾了自己这一年来参与小语新教师培训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胆怯畏惧,在一旁羡慕同仁,到深感不足,发奋努力,于是如饥似渴地读,勤勤勉勉地写,这样的坚守直至今日,方才有了自己现在的累累硕果,当听到同伴们的夸赞,看到孩子们的笑靥时,心里别提有多甜了。

金坛教师发展中心曹少华主任也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曹主任充分肯定新教师在两年内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指出了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小语教师要有大语文观,要把语文课的外延向社会生活延展;要关注书面表达,多让孩子的笔头动起来,力争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个性、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书写精彩人生;曹主任更指出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多向身边优秀的前辈和同事学习,多读教育教学的报刊书籍,在成就孩子,成就金坛教育的同时,更好地成就自己。

 4.jpg

活动最后,新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综合素养。最先出场的是两年内男教师团队的原创诗朗诵《教育何为》,男教师们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教育人生的思考与理解,讲述了如何在困顿之中领悟教育的真谛,在失意中稳步前行。朗诵到最后,在场的老师都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共鸣。

 5.jpg

接下来2018小语教师团队表演诗词吟唱《琵琶低语 我心依旧》,一支琵琶,一袭汉服,一把团扇,一首宋词,一曲歌舞,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虽是辛苦,看到孩子的笑脸,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前辈的肯定,那颗心依旧火热,分外笃定。

6.jpg 

最后出场的是2017小语教师团队原创情景剧《寄给未来的一封信》,一本小小的日记簿,慢慢地承载着与学生的美好回忆,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没有随风而去,而是如涓涓细流汇聚到了老师的心田里。有人问老师的爱为何如此澎湃,也许这就是答案。这是寄给未来的孩子的一封信,是寄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更是寄给未来教育的一封信,它很短,意味却很绵长,它很轻,情意却很深重。

7.jpg 

两年的培训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不过磨炼和进步一样,永远都不会停止,因为我们心中始终有责任,始终有担当,始终有爱,因为我们都是启蒙世界的引路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常胜小学 冯思舜  供稿)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97116  |  本月访问: 197116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5333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