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1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4938次
11月20日,冬日中难得的温暖,戴振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常州市优秀教师跟岗锻炼成员齐聚西城实验小学,参加工作室第12次暨常州市优秀教师跟岗锻炼汇报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聚焦STEM课例的开发与实践。第一节课是殷芹老师的《水污染》,殷老师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分别从不溶于水和溶于水的两大类污染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初次设计后,为学生提供的提示资料后,让学生围绕使用沙子、土、棉花等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突出体现了工程设计思维。
第二节李赟老师的《微型吸尘器》则从一封求助信引发课题,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情境。然后介绍了吸尘器的原理和吸尘器的结构,接着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在材料清单中选择不超过15元的材料进行设计,并和学生一起商讨如何安装风扇的难题。学生在制作了汇报交流中,体验到“高科技”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创造。
第三节课是常州邹区实验小学陈洁老师带来的《一起做口罩》。陈老师围绕同学日常生活戴口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戴口罩?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口罩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口罩的结构。接着渗透科学目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尼龙和棉质两种口罩材料,选出口罩的最佳制作材料。在设计制作环节,陈老师巧妙利用视频指导,提醒学生制作的注意事项。在展示作品环节,学生个个兴奋异常,提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明确了改进的方向。陈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而耐心,展示了良好的风采。
本次活动三节课均为STEM课例。两个高段,一个中段。其中李赟和陈洁两位老师是导师戴振华的常州优秀教师跟岗锻炼学员。在九月份的跟岗活动中,专门安排了一天的教学设计专题培训。结合STEM理念,精心选题,认真设计,几经打磨。今天工作室的活动同时也为两位跟岗学员的汇报展示活动。应该说两位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STEM理念,注重跨科性,有效融合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相关目标。特别关注工程设计和改进设计,都重视了学生的汇报展示和改进。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以设计图和作品为依托,让学生有话可讲,使学生不可见的思维变得可见。
课后,大家就三节展示课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领衔人戴振华 老师在评课后指出,今天的课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生活性。选题源于生活,源于需要,源于实际;二是跨科性。都能聚焦多个学科,分设任务和领域目标;三是综合性。都能追求学生综合性素养的培育。如问题解决能力、产品设计和改进能力、图文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四是主体性。学生是学生主体,都能围绕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基础,展开设计和任务分配。同时建议大家平时在设计开发STEM课例时,要关注STEM课例教学的具体环节,深入研究,多积累多动笔,以思考者的姿态,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
(尧塘中心小学 张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