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的践行中看数学的思维——记金坛区2019年幼儿园数学活动交流展评
发布时间:2019-12-17 信息发布:袁英 浏览量:4894次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游戏化精神,有效研究数学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促进幼儿园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对数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的优化,12月3日至5日在新城实验幼儿园开展了金坛区幼儿园数学交流展评活动。来自全区七个幼教集团的21位老师分别开展了富有个性特色的数学活动,在众多活动中,总体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
生活中学数学。薛埠镇中心幼儿园蒋丹老师在执教大班数学活动《多变的模式》中,让幼儿遵循感知规律——找规律——创造规律——还原生活规律的学习路径,将形成的新经验与生活建立链接,使大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了模式学习的有趣和有效。
操作中练思维。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实验幼儿园薛黎霞老师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三角形拼拼乐》,以游戏情境导入,通过三次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三角形拼搭操作,让幼儿在移动、旋转三角形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对图形组合与分解的经验,让幼儿的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观察后见支持。为了让枯燥的数学活动更有趣味性,新城实验幼儿园的陈月娇老师开展了一节《小小建筑师》的中班数学活动,她引导幼儿利用翻一翻、转一转的方法,不断尝试调整积木的高度和面积,帮助小动物设计适合它们居住的房子。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操作,善于利用正确资源、错误资源和亮点资源与孩子们展开交流,利用幼儿表达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的机会紧追幼儿的思维过程,使孩子们在不断地挑战中逐步感知了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此外,《谁的积木多》、《趣拼正方体》、《有用的统计》等数学活动也分别让幼儿在玩中感知了数学的趣味、智慧和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生活中学数学、操作中练思维、观察后见支持”是幼儿数学教学的理念,也是方法。“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儿童本位的体现,是《指南》的落地,也是课程游戏化建设在数学活动中的践行,让我们在研究和践行的过程中成为有数学自信,有数学智慧并能乐在其中的专业教师。
新城实验幼儿园 汤雪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