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小学语文>> 文章
脚踏教学实地 心向诗意远方

发布时间:2019-12-21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5727次

——记区小语统编教材(高段)培训暨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第四次活动

为引导一线教师加强对统编教材的研究,在常态的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实施课程的能力,12月19日下午,在西城实验小学举行了区小语统编教材(高段)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庄素芳名师工作室承办,庄素芳名师工作室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成员,小语骨干研修团队全体成员和全区各校高年段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1.jpg

一、教学实践显真章

来自尧塘小学的丁艳老师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月光曲》第一课时的教学展示。这是一则关于“乐圣”贝多芬的传奇故事。月光下,一个人,一场景,一段情,一首曲,铸就了一段奇缘。

 2.jpg

课堂上,丁老师反反复复在学生的问题处,在课文的浅白处找到疑点,带领学生打开思维。一曲《高山流水》让课与乐结缘,接着老师借助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乐圣”贝多芬,引导质疑: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乐圣”?随后通过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学生用“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一问进入情节的梳理,将长长的课文读成了12个字——“弹奏曲子”“即兴创作”“记录曲谱”。紧接着,丁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贝多芬推开门发现了姑娘的家境,发现了盲姑娘这一情节处时,再顺势补充贝多芬失聪的资料。此时贝多芬与盲姑娘间的那份“感同身受”“知音难觅”,就不言自喻了。强烈的心灵碰撞后,丁老师再激发学生补白画面,展开想象付诸笔端。学生笔下畅想的贝多芬涌动的心潮,又何尝不是在诉说学生自己此时此刻难平的心绪呢?课堂最后,丁老师再次让学生回到最初的质疑: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乐圣”?此时,学生们对贝多芬的感知已不再局限于音乐成就,而是触其心灵,达其精神。

许叶飞老师展示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好的故事》的课堂教学。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构思精妙,语言凝练,表达含蓄,思想深邃。部编本六上设置了一个完整的“鲁迅单元”。《好的故事》一文,语言表达颇具时代感,散文诗表意的朦胧、形散神聚,都为这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不小的难度。

 3.jpg

针对课文特点,许老师从疏通本课的生僻字词、难读句子入手,耐心地带着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接着用“好的故事其实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故事?”一问,引导学生将“梦境”和“现实”剥离,发现鲁迅先生“梦中梦”的巧妙构思。然后围绕“这是一则怎样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初读的体验,感受鲁迅梦境中描绘的家乡、描绘的新世界的幽雅、美丽、有趣。再围绕“鲁迅先生是怎样去展现梦境中景物的?”一问,让学生默读静思,用批注展现自己的思考,层层品味,细细感知。读、思、注、悟,在许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绪也如同鲁迅笔下那浮动、拉伸、交织的梦境般,涌动、勾连、碰撞,对课文的感知亦由模糊到清晰,由迷茫到开朗。

二、理论讲座明方向

课堂教学展示之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庄素芳校长为就部编本教材做了《高段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专题讲座。

 4.jpg

庄校长首先从五个方面归纳了部编本教材的变化:一是选文的广度,深度及编排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二是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三是给学生多方面的滋养,设计复杂多样的阅读活动;四是根据年段特点,提升表达能力;五是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促进教和学的方式转变。接着庄校长结合五六年级教材中的丰富课例,就“剖析文本教学的难度如何化解”,“不同学段的教学梯度如何搭建”,“原有的教学定势如何突破重构”,“新的教学挑战如何应对”等若干问题一一展开讲解。

她说,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由“表面”走向“内在”;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走向“丰富”的过程。一线教师在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时,不但要关注有哪些不同,更要关注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在思考和探究中去用好新教材。通过新教材的使用,去创新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推进语文教学的提升。

三、剖析课堂促成长

教师发展中心的孔蕙萍老师对本次活动呈现的两节课例及活动构想做了总结性发言。

她说,这两节课展现的文本同为六年级,但文本的难度差异却较大,教师们在处理这一类教材时,要能做到“浅显的语言深刻地教”“深奥的文字浅白地读”。丁艳老师和许叶飞老师的课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两节课各有特色,各有对教材,对教学的不同解读:《月光曲》 “用质疑存疑打开思维,用留白迁移反刍重构”;《好的故事》一课“用诵读感悟积累语言,用圈画批注显现思维”。

 5.jpg

本次新教材培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通过培训活动,教师们对新旧教材的变化,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今后的教学目标以及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了整体的认知与把握,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指引方向。

教材万变,师者初心不变。愿每一位金坛小语人,潜心教研,精益求精,脚踏教学实地,心向诗意远方!

(金坛区常胜小学   魏婷  供稿)


昨天访问: 226675  |  今天访问: 191146  |  本月访问: 191146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7647369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