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5 信息发布:房小科 陆卫英 浏览量:4820次
各小学:
金坛区居家自主学习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活动期间,共收到各校提交的二、三、四、五、六年级数学小论文606篇。区教师发展中心对六百余篇小论文进行了三轮盲评,共评出一等奖81篇,二等奖142篇,优秀指导教师67名(详见附件)。9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华罗庚实验学校、涑渎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区、东城小学、汤庄小学、河滨小学、西城小学、尧塘实验小学、段玉裁小学。
一、本次参评的数学小论文呈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1.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疫情,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分析疫情。本次小论文评比,抗“疫”相关主题明显增多,很多学生能主动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数学信息,用数学的统计表、统计图记录描述疫情,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预测疫情。更有部分学生从口罩、消毒水的销售量、价格变化来研判疫情发展,提出抗“疫”对策,歌颂中国人民的抗“疫”精神,体现了良好的数学素养。
2.能利用好居家自主学习期间推送资源,积极尝试、实践。居家自主学习期间,区教师发展中心利用各校公众号向全区学生推送了数学阅读材料104份,数学探究类“动手做”微课35节,数学思考类微课28节。很多学生能在观看微课后,积极动手试一试、算一算,做一做。把动手实践和数学思考结合起来,所撰写的小论文过程丰富、语言生动,较好地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成长过程。
3.小论文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大部分小作者能用图片、图表记录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且图文高度相关,增强了小论文的可读性。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或家长指导写作失度。部分小论文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极端现象,一种是完全放任不管的,任由学生自己选题、写作,也没有后期的修改,空泛地谈论“数学真有趣”、“生活中的数学”、“好玩的数学”……另一种是家长或教师过度的参与、指导,更有甚者完全包办代替,年级越低这种现象越严重,部分二、三年级的小论文洋洋数千字,篇幅长于五六年级。这两种现象都偏离了数学小论文评选的初衷。
2.只陈述结果而缺乏思考过程。部分小论文用较大的篇幅呈现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而对问题本身的探索、思考、解决过程一笔带过。可见,部分小作者对数学小论文的写作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亲自动手去做一做,也没有深入主动地思考。
3.小论文的语言表达缺乏儿童味。普遍来看,大部分的数学小论文语言生硬,缺乏童趣。在谋篇布局上有成人化倾向。本次评选中,发现个别小论文无论是标题还是架构,都类似于教师的学术论文。
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