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聚焦STEM课堂,合作交流共成长——记金坛区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究课题组第三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23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4362次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迎着蒙蒙细雨,10月21日上午我们齐聚在朱林中心小学开展小学科学STEM教育研讨活动,两位执教老师认真设计课例,紧扣STEM教育理念,立足科学素养,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潘璐璐老师利用一张白纸,改变它的形状,让它飞的更远,引入本课《神奇的纸》的教学,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设计桥面承重,瓦楞纸承重的奥秘,餐巾纸提起一桶水,以及防水的纸船等,教学环节流畅自然,宽松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孩子快乐探究,制作。

孙璐老师的课以实际问题引入,测量一段弯曲的路,提出测距仪的制作。通过观察汽车的仪表盘,学生们思考解决问题,提出制作测距仪的两个重要步骤,测量轮子的周长和如何记录轮子的滚动距离。随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解决这两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孙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数据更加的准确,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并让学生充分利用的五年级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最后在完成制作后动手测一测自己制作的测距仪,并对自己做的测距仪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课例展示以后,课题成员在组长邓云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教学设计建议,并对教学细节的提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最后研训中心姚爱祥老师给课题组成员提出了的建议:一、明确小学科学STEM课的设计方向:基于一个主题项目,教师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设计制作并改进,同时STEM教育中强调的体现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能力的观点。二、项目的切入环节易大不易碎,要注重大问题教学,让学生对大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感知探究点或明确研究任务;推介自己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无疑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相互质疑、反思作品有无不足,思考如何改进,从而培养学生质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促进其素养发展。三、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参与体验,更应关注过程中的思考与分享,关注成果或作品的改进与反思,只有关注了过程才可能使学生的素养发展落地。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合作的活动,它需要学生拥有综合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在下一步的计划中,将尝试让孩子像科学家探索未知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路径去学习,力求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获得更高发展。

 

 

执笔:朱林中心小学   罗健

1.jpg5.jpg9.jpg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260789  |  本月访问: 554672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01089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