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3 信息发布:钱荷琴 浏览量:5444次
为了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强化学生英语朗读习惯,巩固学生英语朗读水平,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我区于10月21与22日举行了四年级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在区发展中心领导的带领下,五个评委分A、B两组走遍全区34所小学,对四年级学生的英语整班朗读、Phonics chant和口语交际进行了调研,获奖情况见附件。经过一学年区教研员、各学校行政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次整班朗读调研整体情况较好。现将本次比赛活动总结如下:
一、韵美朗读之打开方式:全面重视
由于疫情缘故,原本去年的整班朗读比赛一直延至今年,在此期间,我区一直重视这项常规工作。首先是区发展中心的全力推进,教研员钱荷琴老师在疫情期间就制定了详实的计划,每周都布置任务,并规定了几个字母的韵律儿歌跟唱,以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达成;其次是各校行政有序跟进,据了解,每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对于该项活动高度重视,提前进行了布置和筹划,不仅在思想上让老师重视起来,而且在行动上也参与其中,学校在之前都进行了校级评比。最后则是相关师生的有效训练,调研发现,每位任教四年级的老师都对本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花时较长,倾注全力。
二、韵美朗读之精彩回顾:别样风采
朗读(reading aloud),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的基本功;就语言学习而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等任何语言学习,朗读时最重要的。朗读不仅让学生感受了语言的魅力,而且能展示了他们不同的风采。
1. 整班朗读:秀出整齐、优美之声
绝大多数学生在朗读时情绪饱满,能准确模仿、语音、重音和节奏准确;拿书快、静、齐,其坐姿端正;虽然评分标准中对孩子们服饰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但是为了在朗读视觉效果上美观统一,多数学校都统一了服装,没有班服校服的班级,任教老师也是让学生们自行统一了衣服的颜色,可见老师们十分用心。有的学生还能根据课文中不同角色选择不同的语气朗读,甚至有些老师还为学生添加了一些有意义的句子和动作,增添了孩子们朗读的乐趣,真正秀出了整班朗读的齐与美。
2. Phonics chant:秀出标准、韵美之声
Phonics属于英语拼字系统的内在机制,发现字母和发音的对应关系能帮助学生认读单词、拼读以及快速提高阅读能力。Phonics chant能帮助低年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单词认读、拼读的基础。该环节中,两个学生同时吟唱一个字母的phonics chant,多数学生合作默契,加上了与之相符的动作,声音响亮、有韵律、有节奏感且发音准确,朗读出了phonics chant的关键所在。
3. 口语交际:秀出地道、灵动之声
相对于整班朗读和phonics chant,口语交际对孩子的要求更高,需要根据话题综合、灵活地运用语言。整体而言,多数学生能和自己的同伴合作,围绕话题展开对话,合作意识较强。在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语音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大胆自信。有的学生为了让对话更真实,还自编了真实化的情境语,并带上了小道具,如:当谈论到“农场”这一话题时,他们会说“What a beautiful farm!”语气逼真,动作夸张,仿佛被她带到了农场。还有的学生在描述“In class”这一话题时,能将将课堂用语和生活语言综合,能将几个情境串联起来,让对话真实、灵动并极富创造性。
三、韵美朗读之寻踪觅迹:发现不足
通过本次比赛,我们看到了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感受到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然而仔细深究其中,仍能存在一些问题和差异,我们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
(一)整班朗读:
1. 少部分班级在指导方法上欠缺,语音上只注重一味的声音的响亮,忽视了单词的重读、轻读、连读、爆破等。
2. 有部分班级朗读习惯不佳,语速过慢,有拖沓现象,且最后一个单词的尾音/k/、/t/、/z/等发音不清晰,影响整班朗读的效果。
3. 有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缺少一种情感的参与,朗读时无轻重音之分,语气单一。在Story time和 Cartoon time板块朗读时的基调一样。学生并未真正进入故事朗读的情境之中,感受不出朗读的美。
(二)Phonics chant
1. 个别班级Phonics chant教学不够扎实,导致学生朗读不熟练、发音错误,如:quack,silly,kick,tiny等单词的元音发音不到位。
2. 部分班级只是将phonics chant直接读了一遍,没有节奏和韵律感,朗读和吟唱较机械。
3. 有些学生朗读、吟唱phonics chant时无动作,无表情。
(三)口语交际
1. 学生对于话题的解读能力不强,部分孩子在选择完话题后,不去认真理解话题的含义,导致对话语言不符合情境,套用老师话题纸上的句子,对话较程序化,如:“寻找橡皮的情境”到了学生的对话中就变成了他们稿子上的“直尺”。
2. 部分学生在面对评委老师时过于紧张,对话不自信,或者存在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况,话轮较少,语句之间无逻辑性。
3. 有些班级老师的日常教学中拓展和延伸较少,致使学生的创造性语言和想象思维受到限制,语句的交际性不强。
四、韵美朗读之完美落幕:精雕细琢
虽然本次朗读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然而这并不代表结束,而正是开始。我们在朗读、对话交际方面还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唯有精雕细琢才能散发朗读的璀璨光芒。
1. 学生层面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接近学生,与其感同身受。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多用孩子的耳朵去听,多用孩子的句子去说。这就要求在朗读时,多学会观察他们,用他们的趣点去激活语言,让语言充满活力。
2. 教师层面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拓展视野、加强学习,并多研读教材。日常教学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还应该有适当、适合的延伸与拓展,比如一些与教材相融合的绘本能提供给学生许多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体验,不妨将其融进我们的课堂,长此以往能唤醒学生的创造性,也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性。
3. 教学层面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好语言教学,新授时要示范到位,在学生朗读技巧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感知重音、连读、节奏、语调等现象。
在课文朗读上要注重循序渐进,先要读对,再读好。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逐句过关,长期坚持就能见成效。
当然,朗读比赛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英语朗读之美,促进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秀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