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邮件中心  |  协同办公  |  返回教育服务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科动态>>小学研训>>科学品德>> 文章
用STEM课堂触摸儿童的真实世界——记金坛区综合类课程融合教育暨STEM教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16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4362次


1111日,金坛区综合类课程融合教育暨STEM教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在尧塘实验小学开展,全区STEM教育实验学校分管领导及综合类课程教师参与活动。

课以载物:案例展示 聚焦真实

科学STEM案例是尧塘实验小学张懿老师执教的《动力小车》,张老师从梦想小车公司开发小车为引,请孩子们利用身边材料设计一款小车,并根据已有知识为小车配置动力系统使小车动起来。整节课既有浓浓的科学味,也有着儿童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运用意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教师使用了“材料超市”的理念,让孩子们先设计,再根据设计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儿童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从设计——选材——制作——测试——二次设计——再制作,环节流畅,给孩子们和与会老师以思维盛宴。

综合实践STEM案例是河头小学周超老师的《探秘水温计》,周老师结合当前实事,以疫情在家为孩子洗澡制作水温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制作水温计。在孩子已有水温计制作原理的知识储备条件下,周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水温计的构造,并完成水温计材料的优选,制作和测试。整节课以融合的姿态,将生活、工程、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出1+1+1>3的教学效果。孩子们思考、比较、反思、制作,最后在作品的呈现中达到了整体素养的提升。

讲以承情:专家引领 助力发展

随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戴振华校长以《STEM项目设计的基点、模块与优化策略》为题,分别从主体架构、目标定位、过程组织、改进优化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STEM项目的感悟。戴老师认为STEM教育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有机整合,发展学生在知识融通与应用、系统设计与创新、物化实践与表达等方面的 STEM 素养,以促进个人自主发展。STEM项目中,教师需在基于儿童、源于问题、融于任务三个基点的前提下进行主体架构,并以“四维”确定目标定位,从情境引入、聚焦问题、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四个方面,模块化组织教学过程,最终不断融通,优化拓展项目设计。

活动最后,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老师指出,两节课都能以真实的视角,在教学中设计有抓手的活动,让STEM课堂和生活科学、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融合教学更有余味,更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姚老师鼓励大家,要有更多大板块、大活动的设计,让综合类课程走向整合、走向真实。

(尧塘实验小学  张若兰供稿)

1.jpg

昨天访问: 293883  |  今天访问: 269828  |  本月访问: 563711  |  上月访问: 10859587  |  访问总数: 268019934

 

Copyright® 2019-2024 金坛教育服务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