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7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4636次
——记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第三次活动
秋风剪剪,秋雨绵绵。11月25日下午,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着学习的热情,从四面八方相聚到东城实验小学,共同参加第三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中段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主题展开。
首先,中年级语文要素组的佘月霞、赵梦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研讨课,分别是《读不完的大书》和《大自然的声音》。
来自直溪中心小学的佘月霞老师立足教材,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抓住关键语句,细细品读神奇的大自然,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多样化的写法。同时,她还鼓励学生在积累语句的同时,留心感受身边的大自然,学着作者的样子记录在笔端,与大家分享心中的沉思和遐想。
来自东城实验小学的赵梦颖老师则用一段优美的大自然声音拉开了课的序幕,精心创设学生可以感知的情境,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声音走进文本中的声音,一路探索“美妙”——从词到段,从段到到文,层层深入。课堂上,孩子们不仅享受了“声音的美妙”,更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妙”,学习到了“写法的美妙”,整个课堂妙趣横生。
课后,成员们围绕语文要素,就这两节课展开了研讨。首先,来自华城实验小学朝阳分校的中年级语文要素组的于源老师,跟团队成员分享了这两节研究课背后的磨课经历,并向大家阐述了两节课中部分教学环节推翻重构的过程及缘由,剖析了两位老师的授课思路。接着,研修团队其他成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岚老师率先对两节课的先后顺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丁艳老师则以对话的形式和赵梦颖老师共研“奏”字教学如何更贴合课文语境,其他成员也对两节课中语文要素的“落地”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接着,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孔蕙萍老师从“中年段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出发,对两节课进行了总评,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与此同时,孔老师还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中年级教学的四个建议:1.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2.营造有情境感的活动;3.开展有召唤性的实践;4.寻找有陌生味的“课眼”。在孔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统编版教材教什么、怎么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中年级语文要素组组长,来自薛埠中心小学的陈元元老师围绕“单元整组关照,有效推进教学”给大家带来了微型讲座。她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呈现了单元教材编排特点,分析了文与文之间、文与练习之间、文与单元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语文要素的相互勾联,建议大家在备课时要眼观全局,分析关联,才能更好地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本次活动,是区小语骨干教师研修团队关于语文要素项目研究的又一次有效探索。相信在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秋云老师和孔蕙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的研究之路会越走越“实”,越走越“远”。
(华城实验小学朝阳分校 于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