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8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3429次
——2019、2020年小语新教师课堂调研侧记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7日上午,在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孔老师、陈老师的组织下,2019、2020年小语新教师培训活动(六)在华罗庚实验学校如期举行。
本次依然是立足课堂调研的主题,共呈现了五、六两个年级的四节课。其中五年级调研内容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刷子李》的第一课时,两位执教者同课异构;六年级调研内容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表里的生物》,两位老师共同协作,展示了一篇课文两个课时的完整教学。
第一节课五年级的《刷子李》,由来自社头小学的郑凯悦老师执教。郑老师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从“刷子李真是一位奇人”的“奇”展开,整体上引领学生全面、多样地认识人物形象。同时,在生字教学中,将重点要教的生字从字形、字义,到语境中朗读,文本中质疑等教学的厚度上展开,体现了多元化的目标。郑凯悦老师的课上评价语言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来自河头小学的戴心薇老师执教的也是《刷子李》的第一课时。戴老师教材解读深刻,教学内容丰富,板书的设计也别具匠心。在评价主人公刷子李的人物形象时,用“刷子李是个匠人,他为什么不以挣钱为目标?”“刷子李是个奇人,你想不想来夸夸他?”这样的问题发问,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刷子李的精益求精、技艺高超。在表达手法上,她还让学生体会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个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张越老师与金志婷老师分别执教《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第一、二课时。两位老师都聚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课后习题要求,准确把握了不同课时的教学任务。
张越老师教学第一步以走近作者的方式,然后对课题质疑引入新课;第二步巧妙安排了三组词串进行字词教学,独具匠心;第三步围绕“为什么‘我’会觉得表里有生物?”以及“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探究,这里张老师通过线索、表格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厘清“我”对于表里生物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学生在概括内容的同时掌握了围绕课题、抓住变化的概括方法。
金志婷老师呈现的是《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的教学。金老师以复习旧知,围绕课题概括文章内容导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内容,衔接巧妙。接着围绕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展开讨论,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抓住了父亲的三次语言描写“不许动”,从“想”、“听”、“看”一步步体悟人物的执着、探究精神。课堂以“你怎么看待文中的‘我’做的这件事呢?”做结,提问巧妙,孩子在表达中学会思辨,珍爱童年,理解童心。
活动尾声,教研员孔蕙萍老师对本次课堂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要明确小学高段的课堂教学,除了把握内容以外,还要有情感与表达的提升,使学生逐步借助文章,拥有思辨能力。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提取信息,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人物认识的不断推进。
匆匆半天的培训安排得紧凑而充实,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活动令人受益匪浅,今后工作要边教边研边思考,争取稳稳立足讲台,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华罗庚实验学校 万龙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