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6 信息发布:孔惠萍 浏览量:2697次
——记金坛区2019、2020小语新教师第七次培训活动
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9月15日,在教师发展中心陈秋云老师、孔蕙萍老师的组织下,金坛区2019、2020小学语文新教师第七次培训活动,如期在东城实验小学举行。
这次活动分为新教师同题异构课堂展示和评课议课两个环节。在展示环节,来自不同学校的五位四年级老师逐一进行了课堂呈现。
上午,河滨小学徐萌老师、西城实验小学孔晟宇老师、东城实验小学唐菲老师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进行同课异构,老师们的教态亲切大方,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首先,徐萌老师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适时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带着孩子们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体会作者察的细致性和表达的准备性。整堂课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对课文的理解推向纵深。
第二节课,孔晟宇老师从字词入手,主要从色彩和样子两方面探究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再紧扣“嫩红”“嫩绿”,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颜色在变化,从“一顺儿”“均匀”“拂”“漾”等字词中,感受作者表达的生动准确。寓习得表现手法于阅读感悟之中。
同样是分析爬山虎的叶子,第三节课的唐菲老师则从叶子的特点出发,抓住课文第二小节的内容归纳出五个关键字:“嫩”“绿”“齐”“匀”“密”,层层递进,并通过图片和视频,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美,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意识到爬山虎的叶子无论是“新鲜”的美,整齐的美,静态的美还是动态的美,都离不开作者细致的观察。
下午,指前实验学校曹易平和后阳小学孙孟欢两位老师又以《蟋蟀的住宅》进行同课异构,教师们准备充分,能够抓住重难点,与学生很好的互动交流。
曹易平老师以蟋蟀的音频导入,开门见山,亦生动有趣,切入课题后自然地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随后,曹老师用“宅”和“穴”的巧妙对比,既完成了生字教学任务,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作者法布尔称蟋蟀的“穴”是“宅”呢?为理解课文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孙孟欢老师以两组词语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发现老师将它们这样分组的匠心——分别对应了课文蟋蟀住址的特点和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两方面内容。随后,孙老师以三个学习任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发现蟋蟀外洞和内洞的特点。行课过程细腻有致。
评课环节,全体五十二位新教师,和2021年参加工作的部分小语教师齐聚会议室,在孔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新课导入”、“整体感知”、“精读语段的推进”和“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设计”四个话题进行教学反思和重构,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孔老师对这五位老师的课堂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新教师们敢想敢做的教研态度和课堂教学的亮点,也对新教师们在课堂中出现的不足给出了贴切的建议和精细化的指导。此外,孔老师对大家后续如何更深入地开展“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如何抓住“作业设计”进行主题化的落实探究规划了思考的路径,勉励老师们在实践中磨砺,在磨砺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和完善自我。
此次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平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新生代们必将不断学习,踏实前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
(东城实验小学 鲍思佳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