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材,从生出发——记金坛区小学科学课题组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2-03-03 信息发布:黄海燕 浏览量:1849次
3月2日,《依托小学科学教材开发STEM主题课例的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习习的暖风中齐聚建昌小学,开启了课题组2022春学期的新征程。

第一节课是周文杰老师带来的《自制光学显微镜》,周老师从列文虎克和胡克入题,比较早期显微镜和现代显微镜,发现其核心部件:目镜、物镜、镜筒。随后,利用纸板、镜片和简单工具来设计并制作价格便宜且轻便的显微镜,在经过谈论交流,克服“如何固定镜片”“如何让镜片在同一直线上”等问题后,简单的显微镜初步成形,而学生在使用后发现,这样的显微镜效果并不好:光不够,视野较黑;不容易找到观测物;镜筒不稳固。如何改进呢?
在第二节课中,李赟老师带领孩子们继续研究《自制光学显微镜》,针对第一节课显微镜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课的开始,李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完整的显微镜的构造,启发学生思考需要补充的结构,接着,老师补充了KT板、小纸箱、光源、板纸,让孩子们在第一节课完成的简易显微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显微镜使用更方便有效。在学生完成制作汇报之后,以显微镜的发展史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与其说这是两节课,不如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从问题识别、绘制设计图、制作与调整、测试与改进、交流与沟通,学生经历了STEM项目过程,更深刻体会了工程师的工作经历,为学生工程思维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王敏老师带来的《STEM教育的本土化实施》的微讲座,就STEM教育的一些已有项目研究进行分享之后,课题组成员就今天的课展开讨论,争取优化教学,形成完善案例。主评尹小燕老师从工程学习完整性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从材料使用、课例设计、学生制作难点等细节方面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最后,主持人殷芹老师指出,如何将科学味和STEM项目学习进行整合、如何使工程思维进行细化、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性,是我们在研究教材中的STEM学习项目的重难点问题,这两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扎根教材,真正从学生出发!
(尧塘实验小学 张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