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4 信息发布:袁英 浏览量:2542次
三月的风像孩子一样调皮,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暖了朱林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的心田。近期,朱幼迎来了金坛区幼儿园学科中心组的实证调研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及业务园长二十余人参加了活动。
依照学科中心组活动调研模式,即研究问题前置(明确任务)——园所研究过程再现(个体经验)——研究真相(链接活动)——问题聚焦(小组还原)——研究经验(形成策略),整个活动有序推进。
一、讲述研究历程,分享探寻经验
活动开始,该园副园长王庆芳以“走进幼儿表征世界——看见游戏中的师幼成长”为题进行专题分享。她聚焦“什么是表征”、“如何支持幼儿表征”、“表征中的师幼成长”三大版块,回顾总结了该园自上学期开始围绕幼儿表征进行持续沉浸式专题教研的所思所行。从理论上解密表征实质,从儿童活动案例关联幼儿表征内涵,在“利用幼儿表征撬动幼儿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师幼共同探索,初步梳理了通过环境和材料的多元创设激发幼儿乐表征、会表征的策略。
二、链接真实现场,触摸儿童成长
在初步了解该园的研究路径后,调研人员进入现场。按照要求,全园各班区域活动“无死角”开放,真实诠释了幼儿成长的样态。小班幼儿利用各种玩具,通过与同伴的对话、动作以及简单记录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中班幼儿熟练运用老师提供的多元表征材料,用绘画、表演、记录等方式和同伴分享游戏经验;大班幼儿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根据自己的游戏计划,有选择地进行活动:美工区《神奇的蜘蛛》,孩子通过对模型的观察,细致地进行泥工创作,及时记录自己的创意;建构区《地球村》中的孩子们,边根据设计图思考布局,边调整建构内容,既是设计师又是大玩家;表演区《山坡去哪了》的孩子们,自主编排动作,设计对话,分工中见条理,合作中见默契。整个活动现场,各成员满眼看到的是孩子们忙而不乱的“工作”,真实地体现了游戏的质量。
三、聆听专家引领,彰显教研魅力
有真相的活动照片和视频为实证分析提供了依据。观摩结束后,学科中心组成员围绕“为幼儿表征提供什么样支持”、“各年龄段幼儿表征方式和内容”以及“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鼓励幼儿表征”三大问题进行“面对面”的碰撞。教研现场,成员们利用照片和视频还原真实场景,有图有真相让教研更加具有说服力,成员们逐步梳理出相关的策略:对幼儿表征的支持要多元化、多层次,园部要及时引领,逐个区域梳理经验,以“基础+自主”的形式为教师指明实践路径;解读幼儿表征要对接《指南》,清晰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表征的形式、内容和特点,让表征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表征是幼儿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表征,让表征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表征材料的提供要从“可用”向“有效”转变,让幼儿在自主运用材料的过程中提升经验,接受挑战……
区发展中心袁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后期引领,她以两张图片的对比引出问题“基于儿童的视角,教师到底该怎么高质量推动幼儿的多元表征?”,以此激发在座人员的再思考。随后,她以“表征”为中心点与大家共同勾画了思维导图,在导图的各个节点突出了目前实践中的主要问题,鼓励大家基于真实调研抓住问题逐个突破。她强调,课改当下,从园部到教师个体要“善于思考”,园部要基于园情基于教师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以持续性沉浸式专题教研为方法切实解决问题,有效提升教研质量。教师应基于儿童基于班情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教师,以儿童整体发展为目标,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有效提升自己行为的专业水平。
最后,该园管云霞园长对学科中心组莅临幼儿园浸润式指导表示欢迎,同时对该园参加现场反馈的老师提出要求。她指出每次研究活动都是课改信息的输入,给教师的进一步研究搭建了平台,给出了目标和方向;而活动后的输出,是教师将活动中习得的宝贵经验内化于日常工作,更好地为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宜、有效的支持。
金坛区朱林镇中心幼儿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