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6 信息发布:房小科 浏览量:2085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容,促进我区数学教师及时理解、把握新课程精神,同时促进全区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8月24日和25日上午,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组分三个学段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系列学习活动。本次三个学段的培训活动均从模拟课堂和专家讲座两个环节开展,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相聚线上,认真学习把握新课标精神。
模拟课堂 深耕于行
新课标的研学把握,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地践行。本次三个学段的培训活动由六位老师展示了基于新课标理念思考下的模拟课堂。
第一学段的培训活动由东城实验小学张丽主任主持。首先由西旸小学的纪佩桦老师带来一节一年级模拟课《2-5的分与合》,纪老师从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闪电摘桃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和学生一起学习了4的分与合,让学生借助圆片来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给足了学生独立探究、思考、交流的时空,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介绍分与合的数学表示并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
华城实验小学冯珊老师带来了一节二年级模拟课《认识线段》,冯老师巧妙的借助毛线,让学生拉一拉,变抽象为直观。接着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线段的认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冯老师还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
第二学段的培训活动由薛埠小学吉昕琪老师主持。首先,黄玲玲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年级《认识周长》一课。通过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让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学生眼中具体的、形象的感知。在探索周长计算方法时,黄老师更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一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
紧接着,王彦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四年级《角的度量》一课。本节课王老师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考虑到知识间的整合性,与角和角的分类联系在一起。通过各种学生活动和资源分享让学生学会认识了量角器,并学会如何用量角器来量角,真正体现了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中去。
第三学段的培训活动由华城教育集团朝阳分校谭亚鹏主任主持。活动伊始,周烨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练习》一课。周老师将习题凝练、整合,从“数学闯关”、“图形王国”、“应用广角”三个版块展开练习课教学。通过活动的方式,引领学生在“理”、“联”、“练”中复习巩固,帮助学生从算数思维到符号思维过渡。
第二节课由刘留老师展示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使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完善对解决问题策略整体的认识。
六位老师的课堂都聚焦于新课标,传达着新理念,为一线教师研读课标、落实课堂教学提供了优秀范式。
专家指引 拨云见日
在观摩完精彩的模拟课堂后,带着新课标的学习热情,各年级小学数学教师细细聆听新课标各个学段的解读和实践,为新学期的课堂践行赋能。
五叶小学王瑾校长作了《新课标第二学段的理解与实践》的讲座。王校就新课标的修订历程、新课标修订的内容如何解读以及在第二学段如何高品质落实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她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重点分析了修订后的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并且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这几个方面依次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解读。与此同时,也对三四年级一线教师践行新课标提出了建议: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敢于实践,不断创新;善于反思,敢于批判。
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副主任作了《新课标第三学段的理解与实践》的讲座。陆主任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尝试对比与研读思考”、“新课标视域下的理解与实践”三部分展开解读。陆主任指出,新课标在育人导向、指导性、学段衔接上的变化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线教师应深入研究。通过新旧课标对比,陆主任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把新课标的变化进行了梳理,结构化的呈现了背景、变化和实质性内容,为老师们整体把握新课标提供了新思路。
心中有课标,脚下方有路。通过这次培训,我区小数一线教师将以新课标要求为导向,躬身实践,砥志研思,笃行致新,为双减的落实,为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践行!
东城实验小学 焦玉萍 张亦远 闫波 供稿